首页 > 临港区

临港区:“田秀才”变讲师,地头传授“智慧农业经”

2021-12-19 编辑: 威海新闻网·Hi威海新闻客户端
  12月8日下午,在威海恒兴智慧农业产业园的鸿树林智慧农业大棚里,60余名大学生围着一名头发花白的老人,安静听讲,“现在这个季节,樱桃需要在低于7.2℃的条件下休眠至少720个小时,等樱桃‘睡够了’720个小时,我们再打药,打破眠剂,把樱桃叫起来开花、结果。”老人的一番话深入浅出,周围的学生听得入迷。这名扶着樱桃树侃侃而谈的老人不是大学老师,而是临港区本土农业人才王世金。
  今年11月底,临港区管委与青岛农业大学合作共建的青岛农业大学(威海)现代产业学院投入运营。产业学院授课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在邀请农业领域专家教授进行授课的同时,也请来一批爱农业、懂农业的行家里手和学生们唠一唠“智慧农业经”。威海鸿树林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世金作为种樱桃的一把好手,每周都会在田间地头为产业学院的学生们讲半天到一天课,从樱桃开花、结果期间的注意事项,到树木修剪、追肥、打药的诀窍,再到智能设备的使用,他头头是道。“樱桃树开花怎么授粉?”“王老师,樱桃裂口了怎么办?”面对学生们抛出的问题,王世金也能运用多年种植经验一一解答。
  其实,王世金的大棚加持现代科技,还是近两年的事,“去年,我去了烟台、大连、青岛考察,把最优秀的技术和管理办法学过来,总结出一套完整的智能化管理手册。在临港区管委支持下,我们很快建起了智慧大棚,现在21个大棚只需一部手机就可以实现温室水肥、卷帘、补光等远程管理,大棚里的各项数据一目了然。”王世金说。
  依靠智慧大棚,王世金告别了以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树木需要施肥,他只需对着手机“指指点点”,大棚里的水肥一体化中控系统便控制肥料进入滴灌的管道,通过每一滴水浇灌给树木;樱桃树需要打杀菌剂时,在系统里连接上设备,打开雾化系统开关,关闭保温膜,大棚内就会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以便药物充分发挥作用;人在外地,在手机上打开温控系统,控制通风口开关,就可以远程为樱桃、蓝莓、苹果等不同果树营造不同的温度环境。“有了智慧大棚,果树的产量和质量提升,管理效率上升,成本降低,效益上来了。”王世金说,现在樱桃从开花到上市,只需要58天,能比普通的大棚樱桃提前近两个月上市。
  除了为大学生们讲课,王世金每年都会作为讲师,参加临港区定期开设的高素质农民培训班,以自己的实际经历鼓励大家走好智慧农业的发展路子,以老带新,对接交流。眼下,临港区人才汇聚、科技赋能,智慧农业正绘就乡村振兴的新画卷。(来源:今日汪疃)
总编辑:殷洪军
值班总编:孙
复审:王璐瑶
编辑:梁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