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1年威海好人榜

梁洪秋:让“星星的孩子”不再“孤独”

2022-01-17 编辑: 于喆

梁洪秋,女,1972年11月生,威海市高区田村社区如康家园志愿者。她的儿子洋洋小时候就被鉴定为自闭症,不能和正常孩子一样上学,她悉心照料儿子二十余载,从未放弃。在照顾儿子之余,她加入田村社区如康家园的大家庭中,当起了这些“星星孩子们”共同的“妈妈”,她用自己的爱心为“星星的孩子”架起通往外界的桥梁,教会孩子们生活技能,学业知识,让他们不再孤独。

“或许半年只教同一支手鼓舞,他也不能完全学会;也许他学会了打节拍,明天他就忘了,但只要他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哪怕一丝丝的快乐,我也会感到满足。”梁大姐笑眯眯的看着正在学习的儿子,听到母亲在说自己,一旁的洋洋开心极了,目光一直停留在母亲这里,不停地笑。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或精神发育迟滞,肢体运动障碍,无法与他人进行正常沟通交流,得不到应有的关爱;或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孤独地在天上闪着冰冷的光芒,被称为“星星的孩子”。而梁洪秋便是星星孩子的母亲,“他们就像天上的星星,一人一世界,生活在与世隔绝自己的世界里,你说的话语他们不理解,他做的事情我们看不明白,很多人认为这样的孩子没有情感,无法交流……”

在洋洋十岁的时候,梁洪秋有时会像对待正常孩子一样要求洋洋做这做那,甚至是直接干预孩子。往往在这个时候,洋洋就会表现出极度的暴躁,发火摔碗、摔手里的物件甚至连电脑都被洋洋摔得满地都是,用嘴咬梁洪秋,看着手背、胳膊上的咬痕,梁洪秋还是一直耐心的处理,不能同他讲道理,就静静地等洋洋发完脾气再哄,等洋洋意识到自己不对再去哄妈妈。说到这儿,梁洪秋的眼圈有些微微泛红:“有一次冬天在外面他发脾气,我哭着哄完他,他却怎么也不肯上车,我就一手推着车,一手牵着洋洋走到家,外面零下几度,我带着他走了一个多小时。我边走边哭,作为妈妈,即使孩子有不对的地方,我都会原谅他,更何况他这么特殊。”

7000多个日子,无论寒暑,梁洪秋都是6点起床,煮一个鸡蛋,熬一碗加了紫薯和玉米的粥,因为颜色鲜艳的食物更能引起孩子的食欲。每天早上8点多,她带着洋洋从家里出门,沿着固定的路线,步行到田村社区如康家园亦或是治疗中心。20年来她带着儿子,却独自一人面对着来自社会的种种压力。“这是我的孩子,不管什么时刻,我都没有理由放弃他。”朋友担心洋洋成为她的负担,而梁洪秋决心在把婚姻经营好的同时,把自闭的儿子照顾好。一日三餐,当她把儿子喂好喂饱,自己坐下来吃饭的时候,她已经没有了力气,她的一日三餐经常是饥一顿饱一顿,从来没有吃完整过。有时由于身体不适或打喷嚏,洋洋会把刚吃进去的饭都喷出来,喷得她满脸、满身,可梁洪秋还是一声怨言都没有,像哄小孩子一样哄儿子,告诉他应该怎么做,并把喷出来的饭收拾干净。有了梁洪秋的精心照料,洋洋的穿着打扮干净整齐。

面对困难,梁洪秋从没放弃,不仅照料自己的孩子,她还和其他的星星孩子的家长一起合作加入了田村如康家园。“其实,好的康复中心,恰恰是这些家长用心办的,因为他们都有深刻体会。”梁洪秋觉得,相比于一些刚出学校的康复教师,自己和其他家长对孩子们有着更深的感情。从萌生这个想法开始,她就在想:要竭尽全力帮助这些孩子,让她们和同龄孩子一样快乐地成长、上学。爱心的洪闸一旦开启,就再也无法停止奔涌。从那时起,梁洪秋和其他妈妈一起成为了这10个孩子的“代理妈妈”。代理妈妈们的日常活动是在工作之余学习帮厨、整理床铺、打扫卫生等自理及居家能力。每天一小时的户外体育活动、四十分钟的非洲鼓或绘画等艺术熏陶活动……这些日常、定期和不定期的工作、学习和丰富多彩的活动安排犹如春风化雨让这些星星的孩子们在愉悦中提升了康复教育、技能、社交等多项能力,为他们参入社会、提升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安定和谐打下良好基础。

梁洪秋就这样用一个母亲最朴素无私的爱,养育着自己的儿子,并且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的关爱着如康家园的孩子们,大爱无言,她们坚信无条件的爱一定能唤醒星星的孩子,哪怕只是一个微笑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