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民生

苦干实干 奋勇争先 奋力开启新征程

2022-02-24 编辑: 宋倩

      

      苦干实干 奋勇争先 奋力开启新征程

      ——代表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侧记

      2月23日,带着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决心和信心,威海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当日,人大代表分组审议、政协委员分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

      各分组审议、讨论现场,代表、委员们踊跃发言、气氛热烈。大家一致认为,报告客观全面、主题鲜明、立意深远、举措务实,特别是对今后五年全市发展思路和2022年政府重点工作的部署安排方向清晰、目标明确、催人奋进,让大家深受鼓舞、倍感振奋,纷纷表示将振奋精神、奋勇争先、攻坚克难,为全力打造共同富裕先行区、开创“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新局面、争当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排头兵作出新贡献。

      振奋!“精致城市·幸福威海”成绩单亮眼

      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创新动力显著增强,精致城市建设全域推进,乡村振兴成效突出……透过《政府工作报告》,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收获了亮眼“成绩单”。审议、讨论时,代表、委员们用一阵阵掌声回应“成绩来之不易”。

      “数据翔实、工作扎实、措施务实。”政协委员刘长城说,这“三实”是《政府工作报告》给他的最深感触。作为一名基层政协委员和一名民间公益组织的创办者,在报告中刘长城看到了过去五年威海实实在在的变化。

      翻开这份“成绩单”,威海获得多项“第一”“率先”:在全国第一个全域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地级市、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晋升全省第一梯队、社会治安群众满意度全省第一、美丽乡村建设考核位列全省第一……

      “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科学有力、看到了全市各行各业齐心协力奋进的步伐。”刘长城说,报告还对今后的工作做了科学具体谋划,为威海未来五年发展制定了“路线图”“施工图”。

      全域推进精致城市建设是过去一年我市的重点工作之一,作为精致城市的建设者、参与者,政协委员谷宏梅用两个关键词来形容这份沉甸甸的报告——欣慰、振奋。

      “欣慰,是过去三年我们举办了40期‘威海精致城市沙龙’,邀请近50名专家学者为精致城市把脉问诊、献计出策。其中,包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设计师曹雪、华高莱斯董事长李忠等,都为威海精致城市建设提出了锦囊妙计,在专家学者和精致城市建设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这期间,我们还参与了威海海洋科技馆、金线顶公园、ECI国际艾奇奖等项目的设计或引进;振奋,是报告中提出了,要‘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中心城区低效用地整治’,今年我们要致力于低效用地的改造升级,给出更多‘解决方案’。”谷宏梅说道。

      不仅城市更加精致,产业发展同样可圈可点。来自金威化学的人大代表王光耀感触最深。眼下,企业单一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70%以上,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90%,是国内首家磷腈阻燃剂生产商、国际最大的磷腈阻燃剂厂家。

      在王光耀看来,金威化学的茁壮“成长”,正得益于全市强劲的创新动力。看着报告中对创新工作的大篇幅“着墨”,王光耀感慨说:“创新做得好,企业的竞争力自然就强。在鼓励企业创新、打造创新平台等方面,威海下了大力气,让我们发展的底气也更强。”

      人大代表郝媛作为一名外贸行业的企业家,对过去五年城市的“开放”活力有着更直观的感受——“更加充盈”。她所在的威海蓝创进出口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有色金属、化工品等资源的进口和电子消费类产品的出口。过去几年,企业的进出口总额从最初的9840万美元增加到去年24亿美元,每年都是翻番增长。

      在她看来,威海积极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工作,这为公司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力支撑。“威海的对外开放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为我们进出口企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郝媛说。

      期待!今后五年发展蓝图路径清晰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全面实施的关键之年,机遇与发展并存,优势与希望同在。报告明确了今后五年威海发展各项目标任务,擘画出路径清晰的威海发展蓝图。

      今后五年,是威海推进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关键时期。报告提出,要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其中,包括始终把产业强市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打造特色化专业化产业园区,推进制造业发展提速等举措。这让政协委员李诚格外振奋,他表示,这些鲜明的导向,向他们传递出强烈信号——在威海创新创业大有可为!

      去年11月,李诚所在的威海·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正式落户威海。接下来,他们将重点聚焦与威海合作共建海洋产业创新生态,在产业招引集聚、产业培育等方面全方位扶植培育企业创新发展,为威海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报告提出,要坚持以城市国际化为引领,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对此,人大代表李建欣格外关注,边听边用笔对这句话进行了着重标记。随着RCEP正式生效,企业在扩大贸易与投资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等方面面临发展新机遇和新挑战,报告中关于城市国际化的部署安排,让李建欣备感鼓舞。

      “我们将充分发挥贸促会的作用,利用与韩国岭湖南政府通商合作协定,积极筹办好‘RCEP框架下中日韩经贸合作论坛’,为我市企业和日韩等国家(地区)商协会、投促机构、跨国公司的对接合作搭平台、聚资源,稳步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李建欣说。

      聚焦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一直以来都是代表、委员们共同的焦点与热点。

      政协委员张丽辉来自经区实验小学,反复研读后她对报告中提出的“扎实推动学有优教”“打造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等内容印象深刻、倍感温暖。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报告描绘出的教育发展蓝图思路清晰、目标明确,为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开展工作指明了方向。”张丽辉说,将立足本职继续深化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基于课程标准的区域教学改进体系”研究,同时做好成果落地、转化、融合工作。

      报告还把改造提升敬老院、新增老年餐桌、建立困难群体多层次梯度式救助格局等老百姓关心的内容明确“拎”了出来,让人大代表许大林觉得暖心不已,“按照全市的规划,我们也要加快村暖心食堂建设,进一步建立社会养老补助、医疗补助、求学补助等保障机制,让大家的生活保障更牢固,幸福指数更高。”

      实干!立足新征程展现新作为

      初心凝聚力量,使命催人奋进,唯有苦干实干,才能不负重托、不负人民、不负时代。代表、委员们纷纷围绕报告提出的目标任务摩拳擦掌,会后将以实际行动在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

      “报告主题鲜明、内涵丰富!”来自企业的人大代表张艳红对报告提出的“着力推动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园区招商”这项工作感同身受。过去几年,张艳红所在的威海魏桥科技有限公司,主动当起环翠区的“招商大使”,借助自身的品牌资源与优势,以产业园为载体成功招引了3个高端项目落地。

      围绕报告要求,张艳红也明确了2022年的重点工作,将持续放大自身优势,以商招商吸引更多高科技项目落地。同时,围绕高水平推进产业现代化、发展绿色化等要求,依托产业链优势筛选符合威海产业定位的项目落户园区,争取引来一个项目、集聚一批人才,通过高端产业集聚实现人才集聚,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报告提出,创优海洋发展环境,打造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推动海洋产业由“耕海牧渔”迈向“逐梦深蓝”。这为全市海洋产业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指明了奋进方向。

      政协委员倪国良表示,将立足本职,对标报告要求抓谋划、对接工作实际抓落实,抓牢抓实全域建设国际海洋科技城这个“一号工程”,推动工程既在园区、平台、项目上有具体实物上的突破,也在机制、功能、体系上谋创新,加快实施海洋产业突破、科技领航、生态提升、开放联动、安全固本“五大行动”,搭建更多高能级海洋科技创新平台,一体推进海洋人才引进和科研成果转化,大力提升海洋科技驱动能力。

      精致城市建设不仅要夯实“硬基础”还要做强“软实力”。翻阅报告,让政协委员张边疆感触最深的,是关于“全力增强城市软实力”的重点工作。作为一名文化艺术界委员,张边疆先后参与推出了大型音乐剧《爱在天际》等红色文艺作品,他说,“今年将按照报告要求,依托荣成市‘将军之乡’的人文优势,持续挖掘编导红色故事,推出更多极具威海地方民俗特色的‘三渔文化’‘民俗文化’作品,并通过组织‘文艺轻骑兵’进养老院等志愿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报告提出,坚持以城乡融合为目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人大代表李久太对乡村饱含深情,他一直在扎实推进乡村振兴上持续用力。“报告所提出的‘大力发展精致农业’‘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等,这些都是我们今年发力的重点。”李久太说。

      2022年,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计划与政府合作搭建“精致农业产业研究院”平台,承接更多人才和资源,服务威海乡村的产业振兴。同时,通过设立“乡村振兴大讲堂”,邀请全国26个工作站所在地的行业专家来到威海,传授先进经验,打造一支强大乡村振兴人才队伍。(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张宇 张萌 沈道远 刘玮然/文 孙大伟 王彦博 朱春晓 刘志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