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万明,男,1973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湖北省随州人,威海高新区初村镇纪家口子村党支部书记。作为一名退役军人,汪万明仍然坚持着军人一贯的精神作风,敢于担当勇于作为。2019年4月份任纪家口子村党支部书记以来,面对村情错综复杂、村内遗留问题繁多等现象,汪万明扎实肯干,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逐户摸排调研、了解村情,村儿里人都知道来了个汪书记,就是为了帮忙他们解决问题来的。他一边做群众工作,解决群众问题,一边全面解决村内的重大矛盾问题,维护村情稳定,为两委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汪万明在部队服役期间,因多次受连嘉奖、团嘉奖,并荣立个人三等功。2020年3月,因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被评为“最美志愿者”。
解决遗留问题 他毫不含糊
汪万明初任党支部书记以来,首先面临“三资清理”的严峻问题,也是历届两委干部最头痛、最棘手的问题,该问题历史遗留时间长、百姓怨声大。既事关全村百姓、又关乎我村两委干部、包括党员自身的切身利益,所以说此项工作的难度显而易见,和其他经济较好地村相比,纪家口子村作为经济薄弱村,一旦处理不好,极易造成村民群体性上访,给村和镇党委府的工作带来极大的影响。工作期间,汪万明每天要接待村民来访少至少10余人,这里面有村民、有干部、也有党员,汪万明将他们的所有诉求一一登记在案,多次召集两委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包括村内德高望重的老干部、老党员进行研究、交流、虚心听取他们所提出来的宝贵意见,针对性的对每个村民进行深入的走访和坦诚的交流,分析主要问题所在,汪万明说:“干部要和他们讲政治、讲大局;党员和他们讲党性、讲原则;群众就要和他们谈发展、谈家庭、谈村里未来建设,要有针对性交谈,”汪万明先后组织两委干部分别用大喇叭、微信群、开村民代表大会多种方式进行思想宣传和引导,制定了多套方案和措施(包括“一户一策”),最终解决了这项历史遗留长达三十年的难题。
创建文明乡风,他带头引领
面对纪家口子村村内关系复杂,村民之间不和谐等问题,汪万明认为要树立文明乡风,带头以党建为引领,创建了“党员模范先锋队”“纪家口子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服务队”,组建了“纪家口子村舞蹈秧歌队”。多次开展我村党员带队、群众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我们将“爱心送到田间地头”“将温暖送给孤寡老人”“争做最美志愿者”“党员我先行”等等多想丰富多彩的志愿活动,受到全体村民的一致好评!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全体村民树立良好的民风,弘扬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勤俭持家、睦邻友群的家庭美德,加大先进人物、典型事迹的宣传力度,评选了“抗疫先锋”“精致农家、美丽庭院”的精品户、示范户,尤其是在“精致农家、美丽庭院”活动中,许多村民都纷纷加入其中,此项活动已在我村多点开花。
拉动经济增长,他撸起袖子
初到纪家口子村,汪万明就分析了村情,纪家口子村村集体经济薄弱、无产业支撑、集体自身“造血”功能不足,村民主要收入来源都是以外出打工为主,村内无成气候资源优势,存在发展村集体经济意识不强、办法不多,内生动能不足;缺乏发展资金支撑;村级干部老龄化较严重等多个问题。汪万明坚持逐户摸排走访,了解村集体经济薄弱的主要问题和村民致富无方的相关情况,分别邀请了市农业农村局、区农业农村局的相关领导,文登区“产业振兴”首席专家清华大学博士生李久太先生,威海市湖北商会的企业家,威海职业学院的旅游专家,还有威海市建设银行的相关领导来村进行了实地考察,对村目前所面临的情况以及后期的规划和发展都提出了建设性建议。而且还主动加入了以威海市蓝呱呱农业科技公司为主导的初村镇红薯党支部联合体,从该公司引进了三万多株优质地瓜苗在村试种,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并且成立了以党支部为引领的纪家金巢土地股份合作社,对村土地进行流转或对外公开合作。预计我们纪家金巢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每年最低可增加集体收入10余万元。
服务保障民生,他记挂心中
汪万明也把村里的小事时刻挂在心上。针对村路灯常年不亮现象,他主动联系电力部门进行了查勘和维修,自行购买配件,将路灯完全恢复,极大的方便了村民夜间出行,又联系了施工单位对我村破损路面进行了平整和修复,组织两委干部、党员、发动群众以及志愿者对全村的村容村貌进行彻底清理和整顿。对于村里的困难户,他也不曾拉下,多次组织“党员模范先锋队”“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服务队”到五保户纪华坤、纪华峰家,低保户纪文娟家,抗美援朝老战士纪学成家,为他们清理室内外卫生、为他们理发、包饺子、扫雪、清垃圾、还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事情虽小,却展现了汪万明的大爱。
自担任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工作指导员以来,汪万明认真贯彻落实“指导员”要树立为退役军人服务的情怀、担当、大爱,当好政策宣讲员、心理疏导员、矛盾调解员、志愿服务员“四员”的指导精神,结合实际工作,突出政策宣讲工作职责,每月组织退役军人党员会议,一同学习交流优抚抚恤、退役军人保障法、就业创业扶持等政策法规,同时“一对一”走访帮扶包联退役军人,宣讲各项政策50多人次,发放政策明白纸100多份,通过灵活运用集中培训、走访入户等不同宣传方式,让退役老兵熟知和用好退役军人各项政策法规。 在汪万明的努力下,以纪家口子村为中心的周边村退役老兵对退役军人各项政策法规知晓率不断提高。同时,在他的积极宣传下,有2名退役军人成功申请创业扶持贷款,实现创业梦想。
汪万明一直是这样,扎根基层,他力求把小事做好,解决群众难题,以实际行动履行一名基层党支部书记的职责。他常说,自己是人民的兵,就该干“为人民服务”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