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上午9时30分,光威集团门口来了一批特殊“客人”,他们是由市工信局副局长杨启玉带队的工作小组。当天,他们奔赴高新区重点企业,在督促企业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继续当好“店小二”角色,帮助企业“爬坡过坎”。
护航企业复工复产,不能坐在办公室等着企业提需求。“疫情防控工作具体怎么做?”“复工复产有什么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不需要会议室和麦克风,杨启玉和光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陈亮站在大门口就聊了起来。两个人一问一答,直奔主题。
“目前我们的复工率已达到80%以上,没啥大问题。”面对“突然”的探访,陈亮说,连日来,通过部门出具的“企业复工复函”,符合条件的员工已经逐渐返厂,恢复正常生产水平已指日可待。“这段时间部门经常打电话关心企业情况,我们心里感觉很温暖,一定消除顾虑好好干!”陈亮表示。
当天,同样享受“上门问需”的还有联桥、金猴、迪尚等重点企业。“目前我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在有序恢复中,物流运输和员工返厂仍是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杨启玉表示,这次“一线”探访,对企业的困难和需求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他们将继续完善“四张清单”办理机制,市区两级协同配合,确保企业有问题早发现、早反馈、早解决。
主动进一线、问需解难题,已成为全市相关部门服务企业的共同行动。3月26日,文登经济开发区经发局副局长王建辉走进了威力工具的大门。这个周,他几乎天天都往企业里跑,而且拜访的公司全部“不重样”。
文登经济开发区内目前共有近500家企业,需要更精准地对接解决。随着企业逐渐复工复产,王建辉他们也从疫情期间的“召之即来”变成了现在的“不请自来”:既督导企业疫情防控,也了解企业的复工现状,为企业来一次全面的“体检”。目前,文登经济开发区已遍访辖区企业,收集问题200余个,90%的企业已实现复工复产。
为更好地帮助企业恢复生产,市工信局制定印发了《帮助工业企业纾困解难工作方案》,明确建立企业困难问题调度机制,号召全市各级工信部门灵活采取入企调研、热线电话、网站平台、调查问卷等形式,广泛收集工业企业遇到的各方面困难,分类梳理汇总,有针对性地做好企业服务。
目前,市工信局已成立4个工作小组,将在近日分赴各区市重点企业问需解难。“我们还将坚持问题导向,‘一企一策’研究制订帮助企业纾困解难的政策措施,从涉企服务和政策扶持两方面全力以赴支持企业发展。”市工信局工作人员介绍,将抓紧组织产业链条对接活动,帮助企业解决复工复产过程中的大小难题,务求政策扶持取得实效。(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匙亮 刘玮然/文 朱春晓/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