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2年威海好人榜

王术清:高速公路上的守护者

2022-04-11 编辑: 于喆

王术清,男,1974年10月生,山东荣成人。山东高速烟威公路有限公司双岛收费站站长。他是一名基层管理人员,在28年职业生涯里,一直坚守在票据管理、行政管理、党务工作和通行费征收管理等工作岗位,他为人正派、政治坚定、忠于职守、兢兢业业,以迎难而上的工作态度和锐意进取的工作热情对待每一位群众。2021年,他率先在收费站广场创建“服务、信息、咨询、救助、导游”五位一体服务站,架起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践行“为社会公众提供高品质出行服务”初心使命,为群众提供“港湾特色”便民延伸服务,有效的解决群众出行中的“小困扰”,满足群众多元化高品质服务需求。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员工”、“爱心大使”等个人荣誉称号,他带领的团队先后荣获“省级青年文明号”“威海市巾帼文明岗”“省级先进单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先进单位”“省级先进收费站”等称号。

心系群众 服务为民

做群众的贴心人作为一名收费站长,他心系群众数十年如一日,默默奉献。当他看到炎热的夏天大货车停在收费广场上,司机正趴在车下维修车辆,还有外地游客在烈日下等待亲朋来接的时候,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脑海里徘徊,能不能在这里建一个便民服务点,给司乘提供一个临时休息或者是咨询服务之类的场所,以解决旅途困扰,有了这个想法后,王术清站在烈日下静静地体会着群众此时此刻的感受和需求。他开始处处留意,着手筹划,说干就干,他带领倒班休息的同事把广场周围的绿化重新整理,土地重新平整,在连续多日挥汗如雨的劳作中,他渐感体力不支,一阵眩晕后摔倒在杂草丛中,同事们发现后要送他去医院,他就是不让,说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就是低血糖的老毛病犯了,再加上天气太热,可能有点中暑,休息一下就好了,倔强的他喝了口水后继续在坚持,同事们心疼的一个劲的说他“彪”。

周围环境整好后,他请来施工人员在收费广场上建起了一座板房,板房上竖起了几个醒目大字——双岛服务站,基础设施虽已建成,但要真正为群众提供便民服务还需做大量工作,在没有过多资金预算的情况下,板房内设施如何本着公益性原则进行布置,节能降耗等问题都成了摆在眼前的大事,拿王术清的话说就是:“哪怕把我办公用的桌椅设施都搬过来,我坐着小马扎办公,也要让群众在这里感受到温馨港湾式服务”。

两天后,王术清办公室里的空调、沙发、茶几、茶水柜、饮水机、文件柜等设施出现在服务站内,从来不上淘宝购物的他,也注册了淘宝账号,开启了便民服务物资的“淘宝”之旅。应急针线盒、充电器、手电筒、防尘面罩、维修工具、千斤顶、遮阳帐篷等一一出现在服务站陈列柜上,方便面、火腿肠、小咸菜、面包、烤馍片、矿泉水、旅游地图等准备充足,供群众随时免费取用。

一切准备就绪后,他突然想到大货司机长途奔袭,夜间有时会在广场停车休息,他马上把自己值夜班休息用的简易折叠床搬到了服务站,为的是能让夜间想休息的司机能在服务站内躺在床上好好睡一觉。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小服务站内犹如温馨的家,启用当天,被服务的司乘满面笑容,纷纷称赞。几天后,他又联系自助购物机厂家在服务站旁边安装了一台“智惠易站”便民自助购物机,极大的方面了群众的旅途购物需求。

王术清没有暂停创新服务的思维,在他脑海里继续谋划着便民服务举措,他要尽自己最大努力,为公众提供高品质出行服务。

安全畅通 攻坚创新 保地方经济发展

威海市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大中小微企业在初村镇入驻率连年攀升,双岛收费站地处威海最西端,是连接威海市区和通往内陆省份的重要通道,受地理位置影响,上下班高峰时段通行车流量呈“井喷”式上涨,交通拥堵时有发生。同是上班人员的王术清深知堵车时的焦急,他带领员工连轴转的进行保畅通指挥疏导,增派业务能手进行业务处理,对大限度的确保车辆快速通行,同时向总公司申请增加车道。

在技术力量的支持下,两条复式车道和一条潮汐车道很快投入使用,软硬件设备全部更新,为上下班车辆提供了“快车道”式服务。王术清依然不甘于满足目前的畅通服务水平,他放弃休息,主动走进企业、政府机关单位,拎着一台笔记本电脑现场开展免费办理ETC业务,义务排除ETC车载设备故障,对企业普遍关心的疫苗运输车辆优免政策、物流车辆快速通行等问题进行政策解答,建立大客户档案和优质客户微信群,精准聚焦企业“急难愁盼”事,发布路况信息,沟通出行需求,灵活调整畅通保障思路,确保企业运输快捷高效。他带领党员先锋队建立路警联合保畅工作群,找准党建与畅通的结合点,强化为群众办实事服务意识,开展“畅通保障”专项行动,加强特情处置、应急救援、恶劣天气以及道路拥堵的有效应对,建立信息共享、联勤联动机制,形成沟通便捷、处置高效,不封路、少封路的应急联动保障体系,打造“全天候通行高速公路”路域环境,为周边企业高效生产经营运输保驾护航。

连续高强度的工作,使王术清这个身材高大魁梧的汉子变得消瘦,连日在车道上穿梭暴晒使他变得黝黑,多日未见的家人一个劲的心疼他,他自己却打趣地说道:“正合适啊,别人花钱减肥,我这是锻炼身体了,你们不用担心,能为群众服务,我每天都很快乐!”

扶危助困 构建和谐 做爱心的传播者

多年来,王术清心怀大爱,长期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勇担社会责任,关注教育事业,多次对贫困学子进行援助,传递正能量,助力逐梦贫困学子圆梦,沐浴社会大家庭的温暖阳光。有一天,他从任小学教师的妻子口中得知一名一年级小学生丁昊程由于家庭变故,母亲重病去世,巨额欠款导致家庭生活十分困难,在学习之余既要照顾年迈多病的奶奶,还要牵挂在外打工的爸爸。同样身为父亲的他,难以想象这个小孩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裤在凛冽寒风中瑟瑟发抖的幼小身躯,强忍饥饿去上学,还要承受巨大家庭变故是一种怎样的煎熬,听着妻子的叙说,他已泪流满面。回到单位后,他立即研究爱心助学方案,倡议员工伸出援助之手,得到收费站全体员工的积极响应,并建立长效“爱心助学”机制。

王术清带领同事们把一批又一批的捐助物资和助学款送到了丁昊程的家中。丁昊程奶奶感动得热泪盈眶,几次欲跪均被扶起,丁昊程抱着崭新书包、衣服和学习用品,用稚嫩的话语表达对叔叔阿姨们的感激之情,在场所有人无不泪流,王术清抱着丁昊程,抚摩着他那天真可爱的小脸蛋,用哽咽的话语鼓励他要勇敢面对困难,以优异的学习成绩回报社会。

面对群众的赞美,王术清没有太多的言语,只是简单的一句“这都是我应该做的”!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个普通高速人对社会的真情付出,他始终把服务群众放在第一位,他用对群众的一片赤诚和对工作的一腔热血换取了群众的信赖、领导的信任、同事的信服,诠释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深度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