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上教学中,南海新区各学校快速调整,教师纷纷投身“云课堂”化身“云主播”,开启“花样”线上教学课程,让教育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同学们,让乒乓球垂直落在球拍上,球弹起的高度尽量保持在15公分左右,大家试试今天能不能打破自己的记录。”4月13日上午第四节课,南海新区第二实验小学的学生正通过线上直播学习乒乓球基础课程。视频前,学生们手握乒乓球拍,在老师的指导下聚精会神地颠着球。
“国球是我们学校的一项特色课程,锻炼学生体魄的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放松眼睛。”南海新区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刘晓清介绍,线上教学期间,他们坚持“五育并举”的线上教学课程体系,将知识复习巩固、经典名著阅读、居家体育锻炼、近视眼防控、开展美育活动和居家劳动等内容一并纳入线上教学中,采用10—15分钟的线上授课,穿插活动类课程,让学生动静结合、张弛有度地开展居家学习生活。
在南海新区实验中学,学校则开展家庭劳动教育,通过“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等多种方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疫情虽影响了正常的学校教育,但是也增加了孩子与家人共同生活的时间,学校以此为契机,与家长密切配合,积极推动家庭教育,开展为父母做一次饭、洗一次脚、洗一次衣服的‘三个一劳动’活动,让学生们在劳动中体会父母养育的不易、在劳动中表达自己对父母的孝心,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促进家庭和谐。”南海新区实验中学副校长蔡英姿说。
“线上学习对学生最大的挑战就是上课注意力和自律性。”南海新区第一实验小学科研副主任邵凌云说,为了保障学生学习质量不打折,南海新区第一实验小学每日进行教研活动,各年级各学科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网上集体教研。学校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移动终端等特点和优势,结合小学生学习特点,采取“线上直播+互动答疑”“大课堂直播+小课堂分管”“互动答疑+个别辅导”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网络教学,课前签到、屏幕共享、现场连麦、不定时提问等,激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线上课程更加有趣、有味、有料。
除此之外,南海新区第一实验小学在关注学生学习成长的同时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每周开设心理微课堂和“云”空间心理健康指导站,由线下心理健康室转为线上心理指导热线,由校专业心理指导老师帮助学生、家长调节情绪、树立信心。
与此同时,南海新区各幼儿园也纷纷通过纷纷开启线上活动。在南海新区实验幼儿园,老师们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特点开展亲子游戏、习惯养成类的绘本、科学小实验、亲子手工等线上趣味活动。
特殊时期,特殊的学习方式,但爱与责任从未缺失,教学质量并不打折。为保障各所学校线上教学有序开展,南海新区公共服务办组织各所学校成立“线上巡课群”,加强学生在线课堂管理,确保教师按课表上课。南海新区公共服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持续协调保障教学网络畅通,确保每一位学生网上学习不掉队。(Hi威海客户端通讯员 王晓根 文/图)
总编辑:殷洪军
值班总编:张军涛
复审:颜燕军
编辑:付宇婷


在南海新区实验中学,学校则开展家庭劳动教育,通过“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等多种方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疫情虽影响了正常的学校教育,但是也增加了孩子与家人共同生活的时间,学校以此为契机,与家长密切配合,积极推动家庭教育,开展为父母做一次饭、洗一次脚、洗一次衣服的‘三个一劳动’活动,让学生们在劳动中体会父母养育的不易、在劳动中表达自己对父母的孝心,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促进家庭和谐。”南海新区实验中学副校长蔡英姿说。

除此之外,南海新区第一实验小学在关注学生学习成长的同时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每周开设心理微课堂和“云”空间心理健康指导站,由线下心理健康室转为线上心理指导热线,由校专业心理指导老师帮助学生、家长调节情绪、树立信心。

特殊时期,特殊的学习方式,但爱与责任从未缺失,教学质量并不打折。为保障各所学校线上教学有序开展,南海新区公共服务办组织各所学校成立“线上巡课群”,加强学生在线课堂管理,确保教师按课表上课。南海新区公共服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持续协调保障教学网络畅通,确保每一位学生网上学习不掉队。(Hi威海客户端通讯员 王晓根 文/图)
总编辑:殷洪军
值班总编:张军涛
复审:颜燕军
编辑:付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