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仍处于高位流行,新型变异株不断出现,国内多地出现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4月20日,我市全域降为低风险地区。为巩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成果,保障广大市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威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示:
一、主动报备行程,落实防控措施
1.来自疫情流行地区和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的入(返)威人员,请提前与目的地所在镇街或社区沟通,接返后进行7天集中隔离和7天居家健康监测的闭环管理。
2.来自中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的入(返)威人员,请提前与目的地所在镇街或社区沟通,接返后进行7天居家健康监测的闭环管理。
3.来自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级市其他县(市、区)和低风险地区的入(返)威人员,请向目的地所在社区报备,落地采样后的第2天、第4天各进行1次核酸检测。在第4天核酸检测结果未出之前,公共场所码为灰色;若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公共场所码变为绿色。
4.货车司乘人员来威,请司乘人员或者接车企业通过我市“一体化疫情防控管理系统”进行报备,并配合落实管控政策。
二、减少人群聚集,降低传播风险
1.提倡家庭聚餐聚会等不超过10人。承办5桌及以上宴会等聚餐活动的餐饮单位,须严格落实就餐人员验码、测温、戴口罩等措施,做好餐厅通风消毒,并向属地社区居委会或村委会报备。
2.进入公共场所及住宅小区时,请主动扫描“公共场所码”,“红码”人员禁止进入所有公共场所及住宅小区;“灰码”人员禁止进入学校、福利院、养老院等人员密集场所 ,禁止乘坐公交车。
3.进入医疗机构时,普通病人请主动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发热、咳嗽等症状患者到发热门诊就诊,在发热门诊做核酸检测。急诊病人按照绿色通道就医,先救治、再采样核酸检测。
三、做好个人防护,养成良好习惯
1.时刻紧绷疫情防控这根弦,坚持“防疫三件套”(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注意个人卫生)、“防护五还要”(口罩还要戴、社交距离还要留、咳嗽喷嚏还要遮、双手还要经常洗、窗户还要尽量开),进出公共场所时自觉落实测温、扫码、佩戴口罩、一米线等防控措施。
2.请到正规市场选购进口冷链食品,购买时主动查看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货物清单、集中监管专仓出仓证明是否齐全,清洗、加工过程中请戴手套,生熟分开,避免生食。尽量不要从境外疫情高风险国家邮购商品。如已邮购,倡导无接触收快递,佩戴一次性手套进行表面消毒处理,并在通风处放置一段时间后使用。收拆国际邮件快件后,请在3至5天内自觉到核酸检测点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四、关注身体状况,做好健康监测
密切关注自己及家人的身体状况,一旦出现发热、咳嗽、味嗅觉丧失等症状,请佩戴口罩及时到就近的正规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就诊过程中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并如实主动告知个人接触史、旅居史和活动史。
五、尽快接种疫苗,筑牢免疫屏障
凡符合条件且无疫苗接种禁忌症的人员,尤其是60岁以上尚未接种的老年人,要尽快接种。已接种完两剂次新冠灭活疫苗或1剂次腺病毒载体疫苗满6个月的人员,尽快进行加强免疫,提高疫苗保护效果。(来源:威海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