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2年威海好人榜

姚建国、于庆福: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勇救4名落水者

2022-06-08 编辑: 于喆

姚建国,男,1966年9月生,乳山市徐家镇东南塂村渔民;于庆福,男,1966年4月生,乳山市徐家镇东南塂村渔民。2021年10月19日,乳山市徐家镇南寨村一名牡蛎养殖户家的4名船员出海作业时天气突变,导致船只沉没。姚建国、于庆福得到消息后,迅速乘快艇参与救援,此时海上8级大风、浪高3到4米,航行中他们只能一直探身用衣袖擦清玻璃,1个多小时后到达沉船海域。两人一遍一遍地在海浪中来回寻找,经过多轮搜索,终于发现了落水者,4名船员正面临失温和体力透支等多重危险,只是凭着本能抓着附近的牡蛎架子,随时可能失去意识,二人快速采取措施救援,历经3个多小时,两人逐一将4名船员全部救上岸。

姚建国

于庆福

2021年10月19日,徐家镇南寨村一名牡蛎养殖户家的4名船员开着装满牡蛎苗的船只出海作业,当船只行至到养殖区,原本风和日丽的海面上突起大风大浪,导致船只倾斜、慢慢下沉。船长急忙联系岸上进行紧急救援,但因事发突然,风急浪大,且海域宽广,布满了养殖牡蛎的木桩和围栏,一般船只很难到达现场并靠近他们,很快船只沉没,4名船员落入海中。船东得到消息后,立刻报警和联系救援。

上午10点左右,姚建国、于庆福得到消息后,立即开着快艇赶去救援。他们分工合作,姚建国负责导航和指挥,于庆福负责操作船只,针对错综复杂的养殖牡蛎木桩和围栏,姚建国确定了顺着和尚洞航道而行的路线,可以不用躲避木架,使快艇能够更快地到达出事地点。此时海上大风有8级、海浪有3到4米高,9米长的快艇吃水较浅,有着多年航海经验的姚建国建议于庆福通过左右机动方式行驶,避开大浪,虽然在大风大浪天航行要冒很大的风险,但是为了争取最佳救援时间和尽快救人上岸,他们义无反顾、无所畏惧。在航行过程中,海浪打在前挡风上,姚建国和于庆福俩人根本无法看清海浪,但是他们此时已顾不得自身安危,姚建国一直坚持探身用衣袖擦清玻璃,快艇在风口浪尖上艰难前行。尽管俩人对牡蛎养殖区比较熟悉、且游艇速度也比较快,面对扑面而来的风浪也只能缓慢前行,历经1个多小时的艰苦航行,凭借姚建国记忆中的经纬度终于达到沉船区域。

由于风浪很大,尽管落水人员距他们不足100米,也很难被发现。俩人一遍一遍地在海浪中驾驶着快艇来回寻找落海的船员,冒着生命危险争取那一丝渺茫的生存希望,北风的浪越往南越大,为了找人,俩人从未放弃,于庆福硬着头皮又把船往南方开了几百米,快艇在深不见底的风口浪尖上披风斩浪、起伏颠簸。此时距离沉船时间已经过去将近2个小时,俩人十分焦急,经过几轮搜索,终于姚建国在一个浮漂上发现并成功救上了第一个落水者。人救上来那一刻,姚建国激动地一边流泪一边说:“可算是把你捞上来了。”经过3个小时的奋战救援,姚建国与于庆福逐一把落海的船员全部救上快艇。这时蓝天救援队也到达事发地点,考虑到海上风浪过大与快艇人员过多的潜在风险,姚建国与于庆福让其中两名船员到蓝天救援队的船上,两个快艇一同返回。

姚建国与于庆福把船员安全送到岸上,看到船员们被120救护车接走后,就默默地离开了。当时4名船员在冰冷海面上漂泊多时,面临失温和体力透支等多重危险,只是凭着最后一点生命的本能抓住了附近的牡蛎架子,随时可能失去意识,生命危在旦夕,由于姚建国和于庆福的救援及时,目前4人已得到妥善救治并顺利康复。姚建国说:“那时救人就像火架在身上烤一样,自己的安危顾不得了,现在想起来也是一阵后怕。”

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旳凡人,在这场惊心动魄的营救中,于庆福的奋不顾身、见义勇为彰显了危险之际挺身而出的人性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