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市发展改革委获悉,目前,全市已累计获批国家级创新平台20家,省级创新平台150家,创新对于企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加明显。
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则成为全面创新的核心。数据显示,近年来,全市企业平均研发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达到6.1%,研发人员占职工总数的平均比例达到17.9%,创新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刚刚结束的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作出了“加快推动科技自立自强”“构筑高能级创新平台”等安排部署,为我市下一步工作开展明确了方向。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抢占创新“制高点”才能赢得主动。我市以建设在企业的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作为切入点,协助企业申请行业内“国字号”“省字号”科研中心,不断释放创新效能。
“各类国家级、省级研发中心建在企业一线,能够从企业的视角出发了解行业痛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加速行业核心技术攻关,带动打通创新链条各个环节。”市发展改革委工作人员介绍。
“龙头”带动下,一批原创成果喷薄而出。以威高医用植介入器械及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为例,成功申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来,平台已承担177项科研项目,申请国内发明专利147件。前不久,该平台又成功“上榜”国家发展改革委新序列管理的191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名单,成为行业内首家由民营企业牵头建设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以大平台示范引领带动其他企业持续开展科技创新,市发展改革委还通过人员培训、政策落实等方式,协助企业了解相关政策要求,尽快建设更多“一线”创新平台。目前,已为超过200家次企业开展平台培育相关培训,累计向符合条件的创新平台发放资金1350万元。(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孙世超 匙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