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民生

党旗飘扬在一线丨荣成市崖西镇东双顶村党支部:抓住“牛鼻子” 靠着“主心骨” “后进”村变先进村

2022-07-14 编辑: 宋倩

      

      满意度99%!今年“七一”前夕,荣成市崖西镇东双顶村党支部再次接受群众民主测评,结果较去年年底提升了近14个百分点。

      东双顶村曾经是个“后进村”,自换届以来,村党支部牢牢抓住党建这个“牛鼻子”,紧紧围绕“带领群众致富”这个“主心骨”,实现“后进”变“先进”,绘就了乡村发展新画卷。

      党员带头增活力 支部建设添动力

      7月11日一大早,刚吃完早饭的东双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永刚像往常一样,先来到村内暖心食堂帮忙整理卫生,又前往正在兴建的农田水利设施施工现场,督促工作人员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

      群众好日子,全靠党员干部“挑担子”。面对此前复杂的村情,东双顶村强化班子建设,理顺村“两委”干部分工,组织“两委”干部在党员和村民代表会上,围绕年度工作计划和目标进行公开承诺,极大提升了“两委”班子的凝聚力。

      “干得好不好,老百姓最知道。”王永刚说,村民们每半年会对村“两委”成员履职能力进行一次民主测评,并与工资待遇挂钩。通过制度约束,有效传导了压力,激发了大家干事创业的活力。

      东双顶村还提出了“一帮一,一带二”的口号:每个党员帮助一户邻居,带动儿、孙两辈人,积极投身村里的集体事务。在党员的带领下,村里组建了党员先锋、垃圾分类等5支志愿服务队,人数超过150人。

      村民邓小静就是在村委委员王淑红的带领下,担当起了暖心食堂的志愿者,“村里有什么活,王淑红还有其他党员干部都是冲在最前面,看到他们那么积极,我们老百姓也愿意为村里贡献一份力量。”她说。

      产业兴起来 村民富起来

      7月5日下午,在东双顶村的田野里,只见一台台大型玉米播种机正在作业,犁地、施肥、播种一步到位。随后,一架农用植保无人机又在工作人员的操作下,迅速升至高空喷洒农药进行除草,为农作物丰产丰收打好基础。

      理顺了大伙的心气儿,东双顶村又紧锣密鼓地发展集体经济,成立村级合作社,去年集中村内650亩土地,发展规模化种粮。“我们村撂荒地多、土地肥力不均、散地块多,严重制约了村集体经济发展,通过土地集中规划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王永刚说,土地集中规划后不仅种地效率大大提高,农民的收入也有所增加。

      今年村里又集中550亩土地,引进种植甘薯新品种等。同时对回收的村牛场进行重新规划,采用入股方式建成配套5000平方米的甘薯仓库,打造原味甘薯高端品牌,打造产、供、销一体化生产线,逐步形成产业链条。

      东双顶村还通过争取资金政策,集体购置无人机、拖拉机等,为本村及附近村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方便农事生产,进一步增加了集体收入。

      “2020年,我们村的集体收入是8万元,去年是14万元,预计今年能达到30万元。”王永刚说,有了项目,有了收入,老百姓更加认可村里的工作。

      在大力发展产业项目的同时,东双顶村用“微实事”支撑“大幸福”。该村将新建暖心食堂定为“开门第一事”,从谋划到建成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一支由25名志愿者组成的巧厨娘志愿服务队迅速成立,为村内38名80岁以上老人提供一餐热饭。

      东双顶村还强化信用建设,对参与爱老助老、捐款捐物的爱心村民进行公开表彰,形成讲奉献、献爱心的良好氛围,去年发放信用基金1.8万元,提升了百姓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沈道远 通讯员 李春芬/文 记者 沈道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