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呢?在日常生活或者工作状态时会突然感到心脏不舒服,有明显的心慌胸闷气短,然而到医院进行普通心电图检查时,却什么问题都没有。通常此时,医生可能会建议你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那么,动态心电图是什么?什么样的人群需要做呢?一起了解一下吧。
什么是24小时动态心电图?
24小时动态心电图是一种通过随身携带的记录器,连续不断地监测人体24小时的心脏跳动情况,它的“长相”小巧灵便,可随身携带,最大程度降低了对工作和生活的影响。它可以记录24小时的心电情况,诊断疾病更加方便准确。
动态心电图相较于静态心电图有何优点?
1.信息量大
动态心电图可连续监测24小时心电活动的全过程,普通心电图往往只能采集一分钟左右的短暂心电信息。
2.动态监测
普通心电图只能采集到短时间内的心电图,如果是间歇性发作的心律失常、心肌缺血、间歇性传导阻滞等情况,往往很难捕捉到。
相对而言,动态心电图能够连续记录24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心电的动态变化,并全部存储起来,几乎不会被遗漏,可以更为准确地捕捉到更多心电相关信息。
3.检查质量高
动态心电图可显示监测期内总心博数、最快、最慢心率、平均心率、每小时心率,并能分析各类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等,为病情的诊断提供资料,尤其提高对间歇性心律失常的诊断。
动态心电图适用于哪些人群?
1.日常生活中,时常出现心慌、胸闷、胸痛、头昏或晕厥等疑似心脏疾病症状,但常规心电图无法判断原因者。
2.对常规检查已有发现,但其性质或潜在风险尚不完全明确的一些心律失常,可借助于动态心电图检查明确心律失常的类型、发生频率及风险程度等。
3.疑似心肌缺血的患者,常规心电图对心肌缺血漏诊率较高,动态心电图不仅能显著提高心肌缺血的检出率,还能为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4.服用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药物和安装了人工心脏起搏器的人,动态心电图能监测此类患者的治疗效果,对优化治疗方案有决定性的指导意义。
温馨提示:一般来说,超过65岁的老年人体检时,即使心脏正常,心电图最好也加测动态心电图。因为早期的心肌缺血几乎没有明显症状,而老年人更加难以察觉到。老年人每年定期做动态心电图,可以为自己的心脏安全加把“锁”。
佩戴动态心电图时注意事项?
1.为保证患者检查质量,防止电极片脱落,患者检查当日不能沐浴,穿宽松的衣服,女士不要穿连体衣。
2.在检查期间不要做CT、X线、磁共振等影响动态心电图监测的检查,远离强电磁干扰,不用磁疗床、微波炉、电磁炉等,以免干扰心电信号。
3.检查期间避免雨、水等液体进入记录器里,避免不安全因素,严防磕碰损伤仪器。
4.避免做扩胸运动、举重、跳舞、跑步等剧烈运动,以防心电图波形失真,干扰过多,或大量出汗引起电极片脱落。
5.秋冬季穿的衣服较厚,注意穿棉质内衣,防止静电干扰。
6.注意记录生活日志,按时间顺序记录检查期间身体不适,方便医生分析、了解原因,提供诊断参考。
温馨提示:
有时候患者佩戴24小时动态心电图时并无不适发作,会导致设备无法捕捉异常心电图,很多时候需要反复或更长时间的监测才能捕捉到,为诊断提供证据。(来源:威海市立第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