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韩资企业威海昌星电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批精密电子元器件等被装箱,等待发往世界各地。就在上个月,该公司申请的依照简易程序提交单边预约定价安排获批。总经理金鼎洙难掩激动的心情说:“单边预约定价让公司有了稳定的税收预期,我们在威海生产经营很放心。”
吸引包括威海昌星电子有限公司在内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外资企业加入我市“一带一路”朋友圈,靠前税务服务是背后的“助推器”。今年,国家税务总局威海市税务局深入践行“一带一路”倡议,聚力于稳外资、促发展,为我市“走出去”企业和“引进来”外资企业精准推送服务,打造了独具威海特色的“一带一路‘税之家’”服务品牌,在市局设立“一带一路‘税之家’”体验中心,全市各办税大厅开设“一带一路‘税之家’”服务窗口,用团队化作业、项目化管理助我市跨境税收企业扬帆“一带一路”。
“税务靠前服务,目的就是帮‘引进来’企业降低跨境交易税收风险,稳定发展预期,让企业在我市发展更有信心。”市税务局国际税收管理部门负责人于厚永说。数据统计,截至8月底,全市外资企业实现税收收入32.59亿元,帮助32户次非居民企业申请享受协定待遇,减免税金额797万元。
同时,税务“助推器”的另一方面则是更好地支持威海本土企业“走出去”抢占“一带一路”新高地。从越南、缅甸到柬埔寨,威海迪尚集团向东盟投资建厂的道路越走越宽。集团财务总监宋光艳介绍:“东盟市场是近年来迪尚集团走出去的方向之一,开拓东盟市场的底气来自我们的产品实力,同时也离不开国家税收政策及市税务部门‘娘家人’的大力支持。”
威海迪尚集团“走出去”的贸易模式主要采用来料加工方式。为此,市税务局专业税务团队为企业进行了转让定价的相关辅导,通过对加工费的合理定价,从源头上避免企业在海外国家面临的税收风险问题。
为了更好地帮助企业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轻装出行”,市税务局依托“一带一路‘税之家’”服务品牌,优化跨境服务举措,成立国际税收专家团队,通过大数据分析,动态更新“走出去”企业清册,开展台账化、项目化管理,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开展专题辅导宣传活动,有针对性地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为“一带一路”建设贡献更多的税务力量。(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孙大伟 李万玉 通讯员 刘明佳/文 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