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荣成市全面实施“荣归故里”计划,以“荣归故里·成就未来”为主题,面向市内外企业家和各类人才,出台关心关爱企业家20条、荣聚英才21条等政策措施,设立“企业家日”和企业家主题广场,创新搭建企业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深入开展“下午茶”畅聊、“金点子”征集评选、院士专家“荣成行”等活动,以最大诚意、最优服务、最佳环境,诚邀各界人士荣归故里、成就未来,集聚攻坚突破“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强大合力。
“金点子”汇集众智
服务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金点子献策是“荣归故里”计划的重要内容。今年6月,荣成市向全社会开展了2022年上半年“我为荣成发展献一策”金点子征集活动,汇集众智推动高质量发展。重点围绕荣成市海洋生物食品及医药等五个制造业和文旅康养等两个服务业为主体的“5+2”现代产业体系,活动采取“线上、线下”同步推进的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各届人士建言献策,广泛调动“荣成在外、外地来荣、荣成本土”等三方面人才积极参与,共征集到500多条意见和建议,助力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荣成市发展和改革局联系对接的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中国处代表周卫东,提出了推进“双碳试点”工作的建议。周卫东介绍:“我们建议荣成以争取成为国家首批碳中和先行示范城市作为主要目标。首先从清洁能源着手,因为荣成有丰富的水、光能资源;第二发挥海洋自然生态、蓝碳、碳汇的潜力;第三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的产业结构。希望可以在低碳先行示范城市的申办、创建过程中发挥我们的专业力量。”

目前,荣成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组成评审团队,从这500多条意见和建议中,精选出12条“金点子”,相关责任部门已经拿出了跟进落实方案,加紧组织实施,并将推进情况定期通报给献策人。
“荣成行”汇集人才合力
提供产业链持久智力保障
当前,荣成市正着力打造“5+2”现代产业体系,作为“荣归故里”计划实施的重要载体和“荣聚英才”系列引才品牌活动,荣成市开展了以院士专家、高层次人才、高校等为对象的系列“荣成行”活动,服务产业链发展,吸引集聚优秀人才创新创业。
“院士专家荣成行”活动期间,院士、专家精准“把脉”荣成市海洋生物、水产等产业,开出了诸多有针对性、可行性的“良方”:“海带变成海带卷只是食品,变成碘胶醇,只是化工原料,变成保健品,再到药品,直到海藻纤维、海洋医用材料,这才到高端了。”“高端化是荣成市实现精致水产的必由之路。”……
各类优秀人才中不乏年轻人的身影。了解到“荣归故里”计划相关政策后,28岁的王宇带领团队回到家乡荣成,创办了波探科技(威海)有限公司。

“这款为客户定制研发的生化检测传感器,可以通过智能手表、手环实时检测多项生化指标,是对传统体外诊断体系的一种变革,满足了医疗领域新的刚性需求。”王宇拿着一张厚度只有50微米、薄如“贴纸”的传感器产品介绍。
“产业链峰会”聚焦项目
推动产业链高端发展
产业链、供应链、生态链思维是今年荣成市招商引资的主线。
今年,荣成市聚焦“5+2”七大产业链条,通过“线上+线下”联动,连续举办了7场产业招商推介大会,推介展示荣成产业基础和发展环境,与客商共叙情谊、共谋发展,签约了总投资210亿元的63个大项目。

“荣成是开放创新的蓝色沃土、宜居宜游的绿色净土、人杰地灵的红色热土,欢迎更多企业家、创业者在这片绚丽多彩的土地上,共同谱写更加出彩的篇章。”……读懂荣成、爱上荣成、选择荣成。这是荣成市委、市政府向各界客商和人才发出的诚挚邀请。
推介会搭起企业家与客商沟通合作的桥梁。每一场推介会,都是硕果累累:荣成市各产业企业负责人与行业“大咖”对话交流,收获满满,重点合作领域逐渐清晰。81个优质高端项目、战略合作在会上现场签约,为荣成未来发展积蓄强劲动能。
“企业吹哨部门报到”纾难解困
赋能企业发展“加速度”
不久前,浦林成山(山东)轮胎有限公司遇到了物流不畅通等问题。企业通过市企业综合服务平台,“一键”发送了相关诉求。
很快,荣成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便派出专人上门服务,即刻对接物流部门,协助企业出具通行证明、监督车辆轨迹等。由点及面,荣成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还第一时间将交通运输政策推送至企业,有效解决企业原材料、货物出口等运输需求。

结合“荣归故里”计划,荣成市优化“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机制,通过“企业家日”“下午茶”畅聊、“小分队”对接、挂包服务企业、上门走访慰问座谈等,将单一的“问需于企”延伸至“问计于企”“问效于企”。
“荣归故里”计划关心关爱企业家,让各类人才在荣成生产上有帮助、生活上有关怀、社会上有地位、经济上有激励、政治上有荣誉,最终做大做强做优“5+2”现代产业链体系,共同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来源:文明荣成)
总编辑:殷洪军
值班总编:张军涛
复审:颜燕军
编辑:毕玲瑜
“金点子”汇集众智
服务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金点子献策是“荣归故里”计划的重要内容。今年6月,荣成市向全社会开展了2022年上半年“我为荣成发展献一策”金点子征集活动,汇集众智推动高质量发展。重点围绕荣成市海洋生物食品及医药等五个制造业和文旅康养等两个服务业为主体的“5+2”现代产业体系,活动采取“线上、线下”同步推进的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各届人士建言献策,广泛调动“荣成在外、外地来荣、荣成本土”等三方面人才积极参与,共征集到500多条意见和建议,助力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荣成市发展和改革局联系对接的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中国处代表周卫东,提出了推进“双碳试点”工作的建议。周卫东介绍:“我们建议荣成以争取成为国家首批碳中和先行示范城市作为主要目标。首先从清洁能源着手,因为荣成有丰富的水、光能资源;第二发挥海洋自然生态、蓝碳、碳汇的潜力;第三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的产业结构。希望可以在低碳先行示范城市的申办、创建过程中发挥我们的专业力量。”

“荣成行”汇集人才合力
提供产业链持久智力保障
当前,荣成市正着力打造“5+2”现代产业体系,作为“荣归故里”计划实施的重要载体和“荣聚英才”系列引才品牌活动,荣成市开展了以院士专家、高层次人才、高校等为对象的系列“荣成行”活动,服务产业链发展,吸引集聚优秀人才创新创业。
“院士专家荣成行”活动期间,院士、专家精准“把脉”荣成市海洋生物、水产等产业,开出了诸多有针对性、可行性的“良方”:“海带变成海带卷只是食品,变成碘胶醇,只是化工原料,变成保健品,再到药品,直到海藻纤维、海洋医用材料,这才到高端了。”“高端化是荣成市实现精致水产的必由之路。”……
各类优秀人才中不乏年轻人的身影。了解到“荣归故里”计划相关政策后,28岁的王宇带领团队回到家乡荣成,创办了波探科技(威海)有限公司。

“荣归故里”计划工作专班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已经和科研院所达成多项合作,并为院士颁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聘书,为发展提供持久智力保障。”
“产业链峰会”聚焦项目
推动产业链高端发展
产业链、供应链、生态链思维是今年荣成市招商引资的主线。
今年,荣成市聚焦“5+2”七大产业链条,通过“线上+线下”联动,连续举办了7场产业招商推介大会,推介展示荣成产业基础和发展环境,与客商共叙情谊、共谋发展,签约了总投资210亿元的63个大项目。

推介会搭起企业家与客商沟通合作的桥梁。每一场推介会,都是硕果累累:荣成市各产业企业负责人与行业“大咖”对话交流,收获满满,重点合作领域逐渐清晰。81个优质高端项目、战略合作在会上现场签约,为荣成未来发展积蓄强劲动能。
“企业吹哨部门报到”纾难解困
赋能企业发展“加速度”
不久前,浦林成山(山东)轮胎有限公司遇到了物流不畅通等问题。企业通过市企业综合服务平台,“一键”发送了相关诉求。
很快,荣成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便派出专人上门服务,即刻对接物流部门,协助企业出具通行证明、监督车辆轨迹等。由点及面,荣成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还第一时间将交通运输政策推送至企业,有效解决企业原材料、货物出口等运输需求。

“荣归故里”计划关心关爱企业家,让各类人才在荣成生产上有帮助、生活上有关怀、社会上有地位、经济上有激励、政治上有荣誉,最终做大做强做优“5+2”现代产业链体系,共同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来源:文明荣成)
总编辑:殷洪军
值班总编:张军涛
复审:颜燕军
编辑:毕玲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