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新闻网讯 近日,省发展改革委公布第三批两业融合发展试点,威海文登经济开发区与新北洋、亘元生物两家企业成功入选。自此,全市已有10个试点获评省级以上“两业”融合发展试点,数量居全省首位,“两业”融合发展走在全省前列。
2020年起,国家、省发展改革委先后开展“两业”融合发展试点工作,鼓励企业从单一生产制造向“生产+服务”模式转变。近两年,我市着力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转型,引导骨干企业从产品生产向研发设计、售后服务等不断拓展延伸,“两业”融合工作亮点频现。目前,成山集团、天润工业成功入围国家级融合发展试点行列,迪尚集团、北洋集团等“链主”企业相继进入省级试点“大盘”。
生产+服务的融合,能为企业带来什么?以本次入选的新北洋集团为例,依托在打印扫描、智能终端等智能设备领域深耕多年积累的技术优势,该企业创新推出“智惠易站”城市智能终端产品,目前已在我市社区、代表性景点、旅游路线、交通枢纽逐渐布设运营。
“智惠易站”集应急救助、灾备管理、政务便民等功能于一体,为企业发展和全市消费市场升级带来了新机遇。“今年前10个月,全市已安装终端377台,预计到年底,‘智惠易站’将实现商品销售额近2000万元。届时,我们的产品也将逐步走出威海,覆盖到全省其他地市。”新北洋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新北洋之外,天润工业、迪尚集团、北洋电气、康派斯房车等企业也纷纷通过数据管理、信息平台、智慧运算、工业互联网等方式提高企业产品的竞争力,为转型发展赋能。“通过深入的政策宣讲和业务指导,有效激发了企业的创新活力和申报热情。本年度,我市申请单位数量再创新高,这证明‘生产+服务’的模式正在成为更多企业的共识。”市发展改革委工作人员说。
始终将谋划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我市开展智能制造诊断等活动,并立足省级试点区域,着力打造一批关联性高、服务能力强的发展平台载体。“结合新一批入选试点提出的方案和目标任务,我们正在加强同企业的沟通联系,明确试点建设时间表和路线图,推动试点企业和试点区域龙头企业做优质量、扩大市场。”市发展改革委工作人员介绍。(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匙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