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海洋生态环境好了,出海捕鱼的船一年比一年收获大,俺是打心眼里高兴。”日前,在荣成石岛渔港,今年54岁的老渔民王高飞说。
荣成作为水产品总产量连续40年居全国第一的县级市,2021年成功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完成水产品产量172万吨。其中,石岛管理区2021年渔业总收入405亿元,占荣成市近40%,连续多年保持稳步增长。
海水养殖 走向“绿色生态立体化”
在宁津街道东楮岛村,老渔民曲学强对“靠海吃海”有新的认识:“以前就是搞养殖,扩面积要产量,不顾污染。现在则是‘以海为生、先要养海’和‘靠海吃海、更要护海’。”

如今的东楮岛在桑沟湾建成了面积达500公顷的浅海多营养级养殖模式示范区,通过在适合区域投放人工鱼礁,再增殖岩礁型鱼类、栉孔扇贝、鲍鱼、海参等,鱼类和海参资源量增加了近20倍,综合养殖效益平均提高25%以上。
三面临海的石岛,海岸线长125公里,盛产鱼虾贝藻等水产品近百个种。近年来,石岛在海水养殖方面大力推广“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模式”。
近海捕捞 实现“规范友好可持续”
石岛渔港,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渔港。自9月开海以来,每天逾千吨海鲜在这里上岸。“往年出海,一般要7天以上才能回来。这两年,两三天就能回来,鲅鱼多的时候能有1500—1600箱,你说这喜人不喜人?”船老板王永泉言语中满含喜悦。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近年来石岛严格落实伏季休渔制度、规范海上捕捞秩序、更新改造资源友好型船舶。据了解,石岛现有近海捕捞渔船近千艘,形成了开发能力强、作业领域广、生产规模大的近海捕捞船队。同时,石岛依托荣成创新船位核查联动、三层级依港管船、渔港驻巡管理等机制,近年来,加速拆解报废各类渔船,压减功率,推进传统捕捞上岸转产。
三产融合 打造“渔业旅游新品牌”
石岛区域内的泓泰海洋渔业公司于2014年高标准建设了桑沟湾海洋牧场基地,并于2015年开始发展渔业休闲旅游。“这两年尽管有疫情等因素影响,但牧场旅游的游客人数仍不断增加。”公司经理周志豪说。

石岛以“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渔民”为动力,大力建设海洋生态牧场综合体,推进海洋牧场与休闲渔业融合发展,实现由卖产品向卖风光、卖体验转变。
目前,石岛海洋牧场发展已步入规范化、特色化、科学化、信息化轨道,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益、产业效益和社会效益。(来源:港城石岛)
总编辑:殷洪军
值班总编:王 岚
复审:颜燕军
编辑:毕玲瑜
荣成作为水产品总产量连续40年居全国第一的县级市,2021年成功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完成水产品产量172万吨。其中,石岛管理区2021年渔业总收入405亿元,占荣成市近40%,连续多年保持稳步增长。
海水养殖 走向“绿色生态立体化”
在宁津街道东楮岛村,老渔民曲学强对“靠海吃海”有新的认识:“以前就是搞养殖,扩面积要产量,不顾污染。现在则是‘以海为生、先要养海’和‘靠海吃海、更要护海’。”

三面临海的石岛,海岸线长125公里,盛产鱼虾贝藻等水产品近百个种。近年来,石岛在海水养殖方面大力推广“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模式”。
近海捕捞 实现“规范友好可持续”
石岛渔港,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渔港。自9月开海以来,每天逾千吨海鲜在这里上岸。“往年出海,一般要7天以上才能回来。这两年,两三天就能回来,鲅鱼多的时候能有1500—1600箱,你说这喜人不喜人?”船老板王永泉言语中满含喜悦。

三产融合 打造“渔业旅游新品牌”
石岛区域内的泓泰海洋渔业公司于2014年高标准建设了桑沟湾海洋牧场基地,并于2015年开始发展渔业休闲旅游。“这两年尽管有疫情等因素影响,但牧场旅游的游客人数仍不断增加。”公司经理周志豪说。

目前,石岛海洋牧场发展已步入规范化、特色化、科学化、信息化轨道,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益、产业效益和社会效益。(来源:港城石岛)
总编辑:殷洪军
值班总编:王 岚
复审:颜燕军
编辑:毕玲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