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一头连着家乡,一头连着生计;一头连着亲情,一头连着梦想。
1月7日,为期40天的2023年春运正式拉开序幕,全市交通运输业进入春运状态。我市公路、铁路出行情况如何?记者进行了实地走访。
眼里皆是回乡的期盼
1月7日8时许,威海站内人头攒动,不少工作人员在站前广场、售票大厅、进站检票口等场所为有需要的旅客提供帮助。
“我是提前请假往回走的。两年没回老家了,今年终于能回老家看看。”正在检票的郑女士告诉记者,她的老家在兰州,前两年想回去,都没能成行,现在终于能安心回家了。
在威海站售票处,旅客孙泽涛一手拉着行李箱一手抱着熟睡的孩子对记者说:“孩子一年多没看到爷爷奶奶了,一个劲儿吵着要早点回去过年。”孙泽涛说,“孩子的姑姑叔叔今年过年也都回去。”
威海交通场站管理有限公司客运中心威海站副站长宋泽阳介绍,春运首日,客运中心(威海站、威海北站)运行列车67列,到发旅客8486人次。预计1月中下旬将出现春运客流小高峰。1月24日至1月29日,探亲流、务工返程流等客流交汇,会再次出现出行小高峰;元宵节后,2月6日起,还将陆续出现学生返校小高峰,并将一直持续到2月底。
“今天是春运第一天,相较去年,客流有所增多,而且呈现出相对集中的特点。”在威海汽车站,站长梁海平告诉记者,目前来看,旅客目的地多集中在省内的鲁西北,省外的河北、河南、安徽和黑龙江哈尔滨等地,人员主要是本地务工人员。
市交通运输局预计,春运期间,我市将发送旅客150万人次,其中道路客运预计45万人次,增长33%;铁路客运预计75万人次,增长14%;民航运输预计20万人次,增长31%;水路客运预计10万人次,增长53%,总体呈现“升温”趋势。
把暖心服务装进行囊
为让旅客感受到回家的温暖,威海站内挂着大红灯笼,各种暖心的节日标语出现在站内醒目位置上……各种新春元素融合在一起,共同营造出温馨和谐的喜庆氛围。
“回家的人可真多,可能大家对这个春节都特别期待吧!”56岁的建筑工人周起航边说边背起3个大帆布袋赶到威海站,尽管看起来很累,但脸上洋溢着笑容。“在外辛苦一年了,为的是过年时的团圆。”周起航告诉记者,每年过完年,他就跟着村里的人出来打工,到了年末,再背着大包小包回家。每年的回家路,对他而言记忆尤深。“每次走进车站看到这些红红的大灯笼,眼眶都会有些发酸,我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回家了。”
“春运期间,威海站针对热门线路采取加开列车等方式优化运力,最大限度满足旅客出行需求。”国铁济南局烟台车务段威海站副站长王勇仁说,“目前,铁路部门已准备5对青岛济南方向的临时旅客列车来应对‘不时之需’。”
在候车室门口,记者看到,旅客们通过安检就能顺利进入,候车室内有工作人员巡视,提醒候车旅客带好口罩,车站保洁人员擦拭着旅客自助设备和旅客座椅,精心为乘车旅客打造着安全、洁净的候车环境。
如果在进站口,看见的都是漂泊归家前的喜悦,那么在出站口的等待,则多了一份久别重逢的期待。列车驶入后,归乡游子们按捺着心头的激动,陆续排队进入接站区,他们在出站口刷完票或身份证后就可以迎向四周早已等候多时的亲人朋友,每个人脸上都难掩喜悦和激动。
“今年我们在按规定进行通风消毒、提醒旅客全程规范佩戴口罩的同时,还在出站口、下客区、电梯口等旅客密集区域增设志愿服务岗,协助旅客快速换乘。”宋泽阳介绍,春运开始前一周,交通场站公司各部门就开始对站内所有设施设备全面开展检查维护,坚决杜绝设施带“病”运行。春运期间,严格执行24小时设备巡查及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紧急情况及突发事故在第一时间处理。(Hi威海客户端记者 王炫辰/文 姚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