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风采

《中国民政》聚焦威海民政局:如何以规划引领事业发展

2023-01-12 编辑: 威海新闻网·Hi威海新闻客户端
  日前,《中国民政》杂志刊发《如何以规划引领事业发展》一文,介绍威海民政事业规划编制工作经验。以下为报道全文:

  “十四五”规划作为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意义非凡。如何编制高水平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开门问策、集思广益,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

  山东省威海市民政局强化规划引领作用,高质量编制民政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并配套编制了养老服务、医养结合、城乡社区服务、殡葬设施布局建设等专业规划,全面推动民政事业持续高质量发展。民政部确定的20个“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重点监测评估监测点城市,威海市成为山东省唯一入选城市。

  将群众期盼作为规划方向

  在规划编制中开门问策、集思广益,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征集群众意见建议120多条。围绕群众养老需求,编制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推进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项目,确定规划期末养老机构护理床位达到60%以上、家庭照护床位500张以上。围绕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推进儿童友好型城市创建行动,开展“护童成长”项目。围绕社会救助精准高效,健全大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威救你”社会救助信息平台,全面推广“海螺姑娘”经验,为全市分散特困供养对象提供标准化、个性化服务。

  将解决问题作为规划目标

  聚焦影响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措施方案,使规划编制成为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针对殡葬设施散乱、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对全市公墓全面排查、登记造册,在全省率先编制了殡葬设施布局建设规划,有力推进了文明殡葬和节地生态。针对延伸到社区的事务性工作多、社区负担重的问题,把社区减负作为规划编制的重要内容,推动社区减负十条措施的出台。针对部分社会组织作用发挥不明显的问题,坚持党建引领,制定“威海红帆”社会组织党建规范,规划在全省率先实现镇街社会组织联合会全覆盖。

  将项目建设作为规划支撑

  加大财政投入,争取市委、市政府支持,积极与财政部门沟通,经费测算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确定规划指标;把社区工作者薪酬纳入财政保障,规划提前3年实现每万名城镇常住人口配备18名社区工作者的目标。完善服务设施,把社工站、福利机构等纳入规划,逐项提出建设标准和完成时限;编制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全面推进社区服务标准化建设。谋划产业项目,制定医养结合产业发展规划,推动东部滨海新城康养综合体、中日韩康复辅具产品交易中心等项目列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重点项目库。

  将统计数据作为规划参考

  高度重视统计工作,建立科室单位、财务科、分管局长、局长四级审核签字制度,与相关部门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做到“多口进数、一口出数”。建立智慧民政业务数据平台,涵盖7大类33项业务,数据量达到570万条。加强数据分析研判,通过对全市1500多名特困和低保对象重度精神病患者数据分析,出台政策,在山东省率先开展集中收治。

  将落实落地作为规划成果

  明确责任抓落实,制定了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时效化“四化”工作清单,规划确定的老年餐桌、镇街养老服务中心、分散特困供养服务站、养老机构护理床位、家庭照护床位等工作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强化监督抓落实,充分发挥媒体监督、人大监督、审计监督的作用。评估监测抓落实,对主要发展指标、重点任务、重点工程定期监测评估,发挥好监测点的示范、突破、带动作用,为推动民政工作不断提质增效贡献威海力量。(来源:《中国民政》)

  总编辑:殷洪军
  值班总编:张军涛
  复审:颜燕军
  编辑:毕玲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