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民政部下发通报,威海承接的全国社会救助改革创新试点项目“居住地申办最低生活保障”顺利通过评估验收。

在民政部、山东省民政厅的正确指导下,威海成功争创2021年度全国社会救助改革创新试点,成为山东省内唯一入选的地级市。历经两年探索,威海持续深化居住地申办低保试点工作,突破政策瓶颈,打破户籍限制,优化经办服务流程,建立两地协查机制,工作在全国社会救助创新试点工作座谈会上做典型发言,并获评全省民政及社会救助领域优秀创新案例。

明确申请对象范围。试点初期,我市按地域分为本市户籍、市外省内户籍及省外户籍(含港澳台人员)三类,分别按居住或居住证明期限、缴纳三项保险和签订劳动合同等不同条件,实施梯度式分类救助。2022年,我市重新修订低保办法,进一步放宽外地户籍困难群众申请我市低保的限制条件,统一市外省内户籍和省外户籍申请条件,努力将更多外地户籍困难群众纳入保障,共享威海发展成果,助力共同富裕。
优化经办服务流程。2019年,我市在全省率先推行社会救助“放管服”改革,将低保审批权全部下放至镇(街道),明确申请人可就近在居住地镇(街道)提交申请,通过“威救你”社会救助综合信息平台,开展家庭财产、金融资产等信息核对,并对缴存养老保险、失业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状态进行核查。户籍地镇(街道)同步开展家庭经济状况调查,居住地根据户籍地反馈信息组织村(居)两委评议,对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保障,确保市内户籍的在20个工作日完成,市外户籍的在35个工作日完成。
建立两地协查机制。建立居住地与户籍地的镇(街道)协办机制。将申请对象电子信息档案传输到户籍地县级民政部门或镇(街道),同步完成两地经济信息核对和入户调查等工作,对属于市内户籍的,户籍地镇(街道)无需进行经济信息核对,居住地镇(街道)与户籍地镇(街道)在5个工作日内同步完成入户调查和邻里访问等相关工作;对属于市外户籍的,由户籍地与居住地镇(街道)在20个工作日内同步完成经济信息核对和相关调查,实现核查信息数据互通共享,切实做到让困难群众少跑腿,让救助数据多跑路。

健全救助配套政策。与教育、住房、医保等10个相关救助部门共同研究,以市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名义印发居住地申办低保相关救助政策清单,涉及医疗、教育、就业等8大类29项打破户籍限制的配套救助政策,符合条件的外地户籍困难群众均可享受与我市本地低保对象同等待遇;以市民政局名义印发居住地低保申请表,制定出包括户籍地协助调查函、户籍地协同走访调查表等在内一整套衔接完备的15类行政文书,确保基层政策执行规范有序。
提升精准核对水平。在全省率先实现金融核对全覆盖,建立14个部门97个单位涵盖41类96项经济信息核对互联共享机制,与市内全部30家银行、53家保险机构联网核查比对,进一步实现精准识别、精准救助。在全省率先突破10家银行以及11家保险机构壁垒,实现全国范围的联网核查比对。健全“黄橙红”三色预警机制,实行黄色预警长期监测、橙色预警重点关注、红色预警及时介入,由“被动申请”转向“主动发现、主动救助”。
我市将继续深入推进巩固提升试点成果,再接再厉,开拓进取,以民生保障为根本职责,以提升群众满意度为目标,积极统筹完善“9+N+1”多层次梯度式救助格局,助力“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和“共同富裕先行区”建设,争当全省民政工作排头兵。(来源:威海民政)
总编辑:殷洪军
值班总编:张军涛
复审:颜燕军
编辑:毕玲瑜


优化经办服务流程。2019年,我市在全省率先推行社会救助“放管服”改革,将低保审批权全部下放至镇(街道),明确申请人可就近在居住地镇(街道)提交申请,通过“威救你”社会救助综合信息平台,开展家庭财产、金融资产等信息核对,并对缴存养老保险、失业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状态进行核查。户籍地镇(街道)同步开展家庭经济状况调查,居住地根据户籍地反馈信息组织村(居)两委评议,对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保障,确保市内户籍的在20个工作日完成,市外户籍的在35个工作日完成。
建立两地协查机制。建立居住地与户籍地的镇(街道)协办机制。将申请对象电子信息档案传输到户籍地县级民政部门或镇(街道),同步完成两地经济信息核对和入户调查等工作,对属于市内户籍的,户籍地镇(街道)无需进行经济信息核对,居住地镇(街道)与户籍地镇(街道)在5个工作日内同步完成入户调查和邻里访问等相关工作;对属于市外户籍的,由户籍地与居住地镇(街道)在20个工作日内同步完成经济信息核对和相关调查,实现核查信息数据互通共享,切实做到让困难群众少跑腿,让救助数据多跑路。

提升精准核对水平。在全省率先实现金融核对全覆盖,建立14个部门97个单位涵盖41类96项经济信息核对互联共享机制,与市内全部30家银行、53家保险机构联网核查比对,进一步实现精准识别、精准救助。在全省率先突破10家银行以及11家保险机构壁垒,实现全国范围的联网核查比对。健全“黄橙红”三色预警机制,实行黄色预警长期监测、橙色预警重点关注、红色预警及时介入,由“被动申请”转向“主动发现、主动救助”。
我市将继续深入推进巩固提升试点成果,再接再厉,开拓进取,以民生保障为根本职责,以提升群众满意度为目标,积极统筹完善“9+N+1”多层次梯度式救助格局,助力“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和“共同富裕先行区”建设,争当全省民政工作排头兵。(来源:威海民政)
总编辑:殷洪军
值班总编:张军涛
复审:颜燕军
编辑:毕玲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