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风采

威海“15分钟医保服务圈”加速铺开

2023-03-09 编辑: 威海新闻网·Hi威海新闻客户端
  完善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链、拓展延伸“23451”医保经办服务、深入推进医养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日前,《威海市医疗保障局2023年度“医保助企”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印发,明确三个方面15条具体工作任务,不断织密“医保网”,助企惠民服务持续升级。
  聚焦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链发展 拓展助企服务广度和深度
  带量采购能为企业明确市场用量,让企业集中精力研发创新。聚焦带量采购新形势,市医保局将3月份作为集中走访月,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系列活动,并建立常态化企业走访联络机制,对企业关于价格、采购等方面意见建议逐一落实回复;针对企业关心的重点领域问题开展深度剖析,提升应对集采新形势的能力,争取更大主动权,提升产品中选率。
  《方案》指出,市医保局将会同市场监管等部门出台政策,对参与国家、省际联盟、省组织药械集中带量采购的我市企业,中标品种按照采购总金额的一定比例给予资助。同时,围绕新产品挂网、新材料立项、新技术应用,提供“一条龙”式全链条服务;持续推进集采药品医保基金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逐步扩大品种范围,提高医药企业资金周转率,将更多资金用于研发创新。
  搭建产品供需对接渠道方面,市医保局将针对我市医药企业新挂网产品或申报通过的新增医疗服务项目(一次性医用耗材),组织召开专场对接会,促进交易信息共享。
  在此基础上,市医保局还将做好山东互联网中药材交易平台的上线应用工作,鼓励我市中药材原产商、批发企业等依托该平台,共享购销信息,拓宽销售渠道;组织全市定点医药机构参加中药配方颗粒的集中带量采购,做好中成药等中选结果在我市的落地执行,推动中药材产业提质升级。市医保局还将以获批全省医药价格监测试点为契机,引导企业加强成本控制,提高管理效能。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推动全市医养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根据《方案》,市医保局将协助符合条件的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保障范围,鼓励引导全市定点民营医疗机构、零售药店参与集中带量采购,降低采购成本,推进医药价格协同。
  医养结合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在此方面,市医保局将进一步推动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支持各类医养机构开展医保和长期护理保险服务,将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优先纳入医保定点范围;推动构建中医药医养结合服务网络,重点支持以中医药健康养老为特色的医养结合机构发展,将符合条件的机构及时纳入长期护理保险定点管理范围,提升服务能力;进一步优化长护待遇拨付机制,扎实推动院端结算工作,提升经办服务便捷性。
  持续加强对“威你保”产品运行的日常监测和分析研判,优化完善产品方案,构建基本医疗保险与商业保险融合发展新模式,不断增加商业补充保险覆盖面。同时,积极探索政府主导、社商合作、市场培育的经办方式,引导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长期护理保险经办服务;支持医疗机构、照护机构等开展助老辅具租赁业务,在长期护理保险服务项目包中列入辅具租赁,促进相关企业发展。
  此外,市医保局还将坚持融合创新,构筑“互联网+”医药服务新业态,积极引入第三方平台参与,并引入更多医药企业参与药品配送,打通医药企业送药上门渠道,方便就医患者享受医保待遇;加强“互联网+”医保支付管理,加大定点医疗机构尤其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改造力度,将更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纳入联网结算范围,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
  提升管理服务质效 优化医疗保障领域营商环境
  《方案》指出,围绕优化医疗保障领域营商环境,市医保局将开展多角度丰富涉企服务活动——搭建党建联建共建桥梁,开展“支部联企”活动,定期“送服务、送政策”;开展“医保助企”政策培训系列活动,对定点医药机构关注的问题开展集中政策解读;坚持“严监管”和“强服务”并重,及时提醒定点医药机构基金使用规则;充分发挥定点医药机构自我管理主体责任,指导其通过常态化自查自纠等方式加强自我管理,提升综合监管质效。
  着眼于打造制度化、规范化的医疗机构医保管理服务体系,市医保局将组织定点医疗机构查缺陷、补短板,并及时挖掘各医疗机构先进经验做法,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加大督导考核力度,从源头上提升医疗机构医保服务水平。
  聚焦“23451”医保经办服务的拓展延伸,市医保局将密切跟踪参保企业需求,结合医保工作站(点)布局规划,在医保服务需求较为集中的银行、大型企业建设医保工作站,年底前全市驻企医保工作站达到15个,积极构建“15分钟”医保服务圈。
  围绕我市重点打造的八大产业集群等发展方向,市医保局将深度挖掘各类涉企招商线索,加强与相关企业的沟通对接,推动引进项目落地我市。同时,用好“医保助企”关键一招,进一步拓宽“双招双引”人才医疗保障服务平台场景,持续提升服务质效。(曲黎悦 王晓华/文)
总编辑:殷洪军
值班总编:张军涛
复审:胡
编辑: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