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岁的付世兰是文登区侯家镇寨前杨家村一名普通却不平凡的妇女。丈夫脑梗死失能、母亲患有心脏病和脑梗死卧床不起、大哥智力障碍无法自理……付世兰数十年如一日照顾家人,用并不宽厚的肩膀担负起这个特殊的“四口之家”的重担。
头发斑白、皮肤晒得黝黑、后背略显佝偻……命运和岁月在付世兰的脸上写满沧桑,但她的神情却透露着乐观和坚强。她是“顶梁柱”,是丈夫眼中的好妻子,母亲眼中的好女儿,大哥眼中的好妹妹,儿女眼中的好母亲,群众眼中的好模范……付世兰用最朴实真挚的爱,演绎着人间真情,用坚持和执着,践行着孝老爱亲的高尚情怀。
突遭变故,一人扛起全家重担
1985年,23岁的付世兰和丈夫杨国昌结婚,婚后两人到济南打工,凭借着勤劳善良和踏实肯干,日子渐渐有了起色,也在城里给儿子买好了婚房。天有不测风云,2011年9月,在儿子结婚前一个月,丈夫杨国昌突发脑梗死,右半身子彻底失去行动能力,语言中枢也严重受损,再也无法开口说话。家庭的重担一下子落到付世兰这个弱女子身上,当时她感觉天都塌了下来,但她没有逃避,而是选择勇敢面对。独自操办好儿子的婚事后,付世兰一人扛起了照顾丈夫的重担。每天早早起床,给丈夫刷牙洗脸、穿衣喂饭,白天忙完地里的农活,回家后还要忙着做饭,付世兰每一天都在忙碌中度过,但她却没有一丝抱怨,她用行动践行了风雨同舟、相互扶持的家庭美德。
牢记父亲嘱托,无怨无悔照顾大哥
付世兰兄妹4人,大哥从小因病导致智力低下,一直由父母抚养。大姐2018年因故去世,妹妹身患疾病,难以照料他人。2017年,父亲临终前,把照料大哥的重任托付给了付世兰。她没有推脱,坚定地说:“这是我的家人,我不照顾谁照顾。”就这样,除了照顾卧床的丈夫外,付世兰还要管好大哥的吃喝拉撒。大哥患有严重的帕金森症,吃饭时连碗都端不稳,付世兰便四处寻医问药,为大哥积极治疗。
2022年8月,大哥腹泻了很长时间也不见好,付世兰带着大哥跑了三四趟医院,做胃肠镜、做病理,终于查清病因对症治疗,很快痊愈。“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就不能不管大哥,如果不照顾他,我怎么对得起父母?我的良心怎么过得去!”付世兰说。
慈乌反哺,不忘母亲养育之恩
2021年7月,原本就患有心脏病、肺气肿的母亲突发脑梗死,卧床不起,失去自理能力,住院3个多月时间里,付世兰一个人陪在母亲身边,家里的丈夫和大哥只得托亲戚邻居帮忙临时照看。母亲出院后,她把老人接到自己家里,和丈夫、大哥一起,组成了这个特殊的“四口之家”。母亲重度失能,无法翻身,付世兰无论白天黑夜,隔两三个小时就得给母亲翻身按摩。母亲还患有严重的抑郁症,夜里经常莫名地喊叫、发脾气,付世兰就耐心陪在母亲身边,和她聊天,开导她。因为怕母亲卧床无聊,她特地给母亲买了台收音机,每天播放母亲喜欢听的节目。每天她还要按时为母亲清理大小便、擦洗身体、喂饭、捏腿、伸胳膊……在付世兰的精心照顾下,母亲精神状态逐渐稳定,笑容也多了起来。
在外人看来,付世兰不能自理的丈夫、母亲、大哥,是一种负担和拖累,但在付世兰心里,他们是最亲的人,是她永远的牵挂。琐碎占满付世兰的生活,她每天就像陀螺一样一刻不得停歇。“家里家外都是她一个人撑起来,太不容易了。”一提起付世兰,周围邻居都赞不绝口。付世兰却擦了擦额头的汗笑着说:“说不累是假的,但为了家人,再苦再累也值得。”(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杨正 王文欣 通讯员 隋学良/文 图片来源于文明威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