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中国文化报》发布稿件《威海市群众艺术馆:将惠民的“绣花”功夫做到家》,聚焦威海市群众艺术馆提升服务效能的实践。以下为全文报道:

威海市群众艺术馆近期对外发布消息,随着春季艺术培训课程的全面恢复,3月起,威海市群众艺术馆公益电影放映重新开放。威海市群众艺术馆海洋影院位于威海市群众艺术馆四楼,影院分设两个影厅,每个影厅可容纳103人,所有影厅对群众实行公益放映。在这里不仅能看到热映的院线电影,还有文艺片、红色教育片、纪录片等丰富的影片资源供大家欣赏。

志愿服务添彩公益培训
“群星大讲堂”公益艺术培训活动是威海市群众艺术馆在实施免费开放后精心打造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自2010年至今,已经连续举办13年,成为全市普及艺术知识、繁荣群众文化的重要阵地。活动创立的初衷是为了落实全国“三馆”免费开放政策,2010年至2013年主要在寒暑假期间针对全市青少年儿童开展免费少儿才艺培训;2014年,又推出针对成年人的春季、秋季艺术公益培训。
过去几年,“群星大讲堂”公益艺术培训活动对提升当地文体生活满意度产生重要推动作用。2018年,威海市群众艺术馆搬入新馆后,场馆面积和公共设施得到优化升级,学员学艺热情高涨,“群星大讲堂”公益艺术培训规模持续加大,威海市群众艺术馆现有的专业教学人才和管理人员不足的问题逐渐凸显。2019年,为积极响应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有关要求,威海市群众艺术馆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发挥志愿者主体力量,组织实施“群星文艺志愿服务行动计划”。通过建立文艺志愿服务队伍、用活群众文化活动场地、创新文艺培训活动内容等方式,充分调动社会、高校、新文艺群体各方面文艺资源下沉基层、服务大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文艺志愿服务专业化、规范化、常态化发展,不断提升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招募的志愿者岗位分为专业技能类、管理服务类、其他辅助服务类。招募对象为专业文化艺术工作者、有文化艺术特长的社会人士及大专院校成年学生、从事群众文化工作的文艺骨干。通过初选和面试,给具有一定文化艺术才能、热心文化事业、自愿奉献时间和精力的热心人士颁发志愿者证书,并定期安排他们在教学或者辅助岗位开展工作。2019年至今,已经招募具有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美术书法、摄影、播音主持等文艺特长和具有教学管理经验的志愿者240余人,其中有130人长期活跃在群众文化活动战线。
理念创新助力文旅融合
2月13日,威海高区实验小学非遗课堂主题项目启动仪式举办。在威海市群众艺术馆组织下,“宫家彩绘葫芦制作技艺”“威海玻璃画”两个非遗项目的传承人来到高区实验小学,进行专题讲座,介绍各自项目的文化特色,并与该校老师一起探讨非遗课堂的可行性与可延续性。现场,高区实验小学校长林秀芳向传承人颁发了“指导专家聘书”。


威海市群众艺术馆承办的“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广场文化活动,开始于2009年,是威海市文旅部门惠及百姓的大型综合性公益文化活动,也是全市规模最大、连续举办周期最长、最受群众欢迎、最具知名度的大型广场群众文化活动。为了使这项威海市群众不可或缺的文化品牌活动越办越精彩,保证演出不断推陈出新,始终保持强大的观众吸引力,10多年来,威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威海市群众艺术馆紧跟时代变化,对灯光音响演出设施设备进行更新换代,并增加了LED电子大屏幕,为包装节目提供了很好的技术保障。
2022年以来,为不断适应新时代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幸福感、获得感,根据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在全省广泛开展文化惠民进基层活动的有关要求,威海市群众艺术馆启动“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文艺志愿服务进基层文艺演出活动,先后走进高新区怡园街道、乳山市乳山寨镇等,完成文化惠民演出数十场次,有效提高了群众文化活动的水平。
初春时节,走进威海市群众艺术馆,人们被干净整洁的环境所吸引,每一处空间都井然有序。馆内公益培训油画班的学员赵瑞芳说,今年开始,她在威海市群众艺术馆报名学习油画绘制,至今已上了多节课,受益匪浅。这几年来,威海的公共文化培训项目越来越丰富,她和朋友都成了“艺术粉丝”。

总编辑:殷洪军
值班总编:孙 锋
复审:孙美玲
编辑:蔡 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