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临港区蔄山镇举行第一季度制造业项目集中签约仪式,6个工业项目落户蔄山。
一个乡镇3个月内签约6个重点项目,这背后离不开蔄山镇党委政府对市委、市政府“突破日韩”招商策略的坚决落实、离不开自去年以来就以全市首家镇级商会为主体的贴心招商新服务、离不开蔄山镇已经产生“虹吸效应”的镇级产业孵化新平台。
“商会”为媒,打通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内循环”
3月15日的项目签约仪式上,几家项目方代表都提到了要感谢“蔄山商会”。
作为我市首家经行政审批部门登记注册并实体运行的镇级商会,临港区蔄山镇商会是由蔄山镇党委政府指导,镇重点企业自发组成的镇级商会。
“以企业为主体组建商会,就是用企业喜欢、习惯的方式解决企业的问题。”蔄山镇党委书记董汉博坦言,和企业、项目打交道多年,他深知,政府应该找准自己的定位,企业发展的事情不能越俎代庖,企业的事情需要企业自己办,只有企业有需要时政府才能参与。作为老牌工业强镇,过去的蔄山因工业而起,如今的蔄山正因工业而兴,这些或扎根蔄山多年,或新入驻蔄山的企业,已经和当地百姓、当地企业之间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商会正好利用企业之间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的优势,加强镇域内企业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调动各方面有效资源,形成快速协作联动机制。这样一来,不但可以服务和开拓企业个体,还能发展壮大关联产业,共享上下游招商信息,让镇域内的企业“内循环”转起来,形成组队发展、抱团发展的健康态势,实现以商招商新突破。
在具体实践中,在蔄山镇党委政府的引导下,蔄山商会围绕政策解读、产业链对接、行业培训等重点工作,每年确定4个主题,采取座谈交流、辅导报告、部门答疑、观摩学习、技术研讨等方式,最大限度帮助辖区内的企业获知政策、解决问题、突破发展。
“我们需要扩建,政府能否为我们找到合适的厂房?”“今年订单突然增多,政府能不能帮忙解决一下招工难的问题?”“商会和政府就像我们的家人,在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支持,为我们发展提供坚实的后盾。”……依托商会这个纽带,蔄山镇政府定期组织企业家进行座谈,为企业厘清发展问题,收集意见和建议,承诺及时采取措施协调解决困难。如此轻松、高效的交流方式,企业家们都非常喜欢。
除了内部交流,蔄山镇还积极带领企业走出去。在商会秘书处的季度规划里,参观青岛当地商会,到优秀企业观摩学习等已列上议事日程。
“所有的企业都是拿着身家性命在这里投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服务好他们?”为什么对企业如此尽心,负责招商一线工作的蔄山镇人大主席战大力说,在蔄山,“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这句话就要落实到行动中,落实到每一次去企业“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互动里。要始终对企业家们保持尊重,既要从高质量发展角度关心企业家们飞得高不高,也要从纾困服务实效里关心企业家们飞得累不累,以平实务实扎实的工作作风服务好企业发展。
搭建“保姆式”产业平台,探索镇级产业腾飞新模式
细看此次新引进的产业项目,最终全部落户在蔄山镇近年来重点打造的“保姆式”产业项目孵化园里。
原本是传统制造业企业投资建厂淡季的三月,位于镇驻地南侧的佳赛产业园却聚起了火爆的人气。产业园内,准备前来入驻的食品包材企业家听取了园区负责人对区域设置、政策支持、运营管理、孵化效果等相关情况的介绍后,对产品上游的预制菜、食品生产等相关企业进行参观,并与政府负责招商工作的负责人进行了详细交流。春节过后,这样的“上门送商”,佳赛产业园已经接待了10多回。实践证明,“商会前线招商+加速器后方助力”已经成为蔄山镇新一轮招商工作的“杀手锏”。
“其实,镇级可以直接消化下的‘大块头’项目很少,更多的是一些小而精、高科技、轻资产的新兴产业项目。”蔄山镇商会秘书长鞠卉林分析说,眼下看,这些项目可能投资只有几千万元,但因为成长性好,一旦给予合适的阳光雨露,这些项目在短期内都可以茁壮成长。以之前已经入驻孵化园的赛威医疗为例,入驻之初,企业刚起步,市场拓展经验不足,在孵化器各项服务加持下,企业成长迅速,两年内就孵化成为一家规上企业,有了自己的独立厂区,项目二期计划年内实现投产。
尝到产业孵化的甜头,今年,蔄山镇政府在中小企业“孵化+培育”上下了不少功夫,持续盘活闲置厂房、低效用地。政府联合企业建设的佳赛产业园一区、二区产业加速器正在加速推进。规划建设面积达8.8万平方米的新项目区,配套完善集物业管理、金融服务、人力资源、财务审计等服务于一体的线上管理系统,主动“筑巢引凤”,提供“保姆式”服务,可吸纳数十家优质轻资产企业“拎包入住”。
除了商会企业创办的佳赛产业园之外,蔄兴路智能制造产业园、临港区投资建设的蔄山镇驻地内的中日产业园,都成为蔄山镇招商引资的新产业平台载体。
随着政府的服务持续跟进,经营主体活力也不断被激发出来。“蔄山政府已经把最好的资源、最新的政策第一时间落实到位,给我们园区的企业吃下‘定心丸’。”鞠卉林说,企业将充分利用一系列利好政策和前瞻规划,扩大布局,让更多优秀企业落户产业园,发挥产业园“虹吸作用”,成批孵化培育优质产业项目,助力蔄山工业振兴。
精细化服务,跑出招商引资“加速度”
聚焦高端、新兴产业的项目背后,是蔄山镇始终坚持的出新出彩出圈追求,铸剑砥剑磨剑决心和平实务实扎实的工作作风。
“镇级政府可以将服务企业本身变成制度,形成招商引资规律性认识。”蔄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于文泉介绍说,蔄山镇聚焦政策扶持、土地资源、厂房资源、孵化器信息、产业链发展5大方面,向辖区企业“打包”推介全区范围内招商资源,印发招商手册,引导企业融入全区发展“大盘子”,利用上下游产业链,依托企业家资源网,锁定招商引资切入点。依靠工业园区、产业园区等发展基础,依托要素优势和政策吸引,通过以链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充分发挥投资拉动的关键作用。
截至目前,总投资2.5亿元的威鹏晟真空泵机组研发生产项目已落地开工,新项目3万余平方米的厂房建成达产后,预计可提供超过500个就业岗位,年产值将增长一倍。曾经在纸面上的蓝图,正变为扎扎实实的行动、实实在在的效益。
蔄山人以拼抢争的精气神,以产业创新集群激发内生动力,以科技创新重塑企业优势,以平台承载孕育经济新势能,推动蔄山镇以创新高峰筑起产业高地,加力提速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刘义岚 文/图)
总编辑:殷洪军
值班总编:王 岚
复审:胡 杨
编辑:付宇婷
一个乡镇3个月内签约6个重点项目,这背后离不开蔄山镇党委政府对市委、市政府“突破日韩”招商策略的坚决落实、离不开自去年以来就以全市首家镇级商会为主体的贴心招商新服务、离不开蔄山镇已经产生“虹吸效应”的镇级产业孵化新平台。
“商会”为媒,打通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内循环”
3月15日的项目签约仪式上,几家项目方代表都提到了要感谢“蔄山商会”。
作为我市首家经行政审批部门登记注册并实体运行的镇级商会,临港区蔄山镇商会是由蔄山镇党委政府指导,镇重点企业自发组成的镇级商会。
“以企业为主体组建商会,就是用企业喜欢、习惯的方式解决企业的问题。”蔄山镇党委书记董汉博坦言,和企业、项目打交道多年,他深知,政府应该找准自己的定位,企业发展的事情不能越俎代庖,企业的事情需要企业自己办,只有企业有需要时政府才能参与。作为老牌工业强镇,过去的蔄山因工业而起,如今的蔄山正因工业而兴,这些或扎根蔄山多年,或新入驻蔄山的企业,已经和当地百姓、当地企业之间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商会正好利用企业之间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的优势,加强镇域内企业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调动各方面有效资源,形成快速协作联动机制。这样一来,不但可以服务和开拓企业个体,还能发展壮大关联产业,共享上下游招商信息,让镇域内的企业“内循环”转起来,形成组队发展、抱团发展的健康态势,实现以商招商新突破。

在具体实践中,在蔄山镇党委政府的引导下,蔄山商会围绕政策解读、产业链对接、行业培训等重点工作,每年确定4个主题,采取座谈交流、辅导报告、部门答疑、观摩学习、技术研讨等方式,最大限度帮助辖区内的企业获知政策、解决问题、突破发展。
“我们需要扩建,政府能否为我们找到合适的厂房?”“今年订单突然增多,政府能不能帮忙解决一下招工难的问题?”“商会和政府就像我们的家人,在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支持,为我们发展提供坚实的后盾。”……依托商会这个纽带,蔄山镇政府定期组织企业家进行座谈,为企业厘清发展问题,收集意见和建议,承诺及时采取措施协调解决困难。如此轻松、高效的交流方式,企业家们都非常喜欢。
除了内部交流,蔄山镇还积极带领企业走出去。在商会秘书处的季度规划里,参观青岛当地商会,到优秀企业观摩学习等已列上议事日程。
“所有的企业都是拿着身家性命在这里投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服务好他们?”为什么对企业如此尽心,负责招商一线工作的蔄山镇人大主席战大力说,在蔄山,“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这句话就要落实到行动中,落实到每一次去企业“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互动里。要始终对企业家们保持尊重,既要从高质量发展角度关心企业家们飞得高不高,也要从纾困服务实效里关心企业家们飞得累不累,以平实务实扎实的工作作风服务好企业发展。
搭建“保姆式”产业平台,探索镇级产业腾飞新模式
细看此次新引进的产业项目,最终全部落户在蔄山镇近年来重点打造的“保姆式”产业项目孵化园里。
原本是传统制造业企业投资建厂淡季的三月,位于镇驻地南侧的佳赛产业园却聚起了火爆的人气。产业园内,准备前来入驻的食品包材企业家听取了园区负责人对区域设置、政策支持、运营管理、孵化效果等相关情况的介绍后,对产品上游的预制菜、食品生产等相关企业进行参观,并与政府负责招商工作的负责人进行了详细交流。春节过后,这样的“上门送商”,佳赛产业园已经接待了10多回。实践证明,“商会前线招商+加速器后方助力”已经成为蔄山镇新一轮招商工作的“杀手锏”。

“其实,镇级可以直接消化下的‘大块头’项目很少,更多的是一些小而精、高科技、轻资产的新兴产业项目。”蔄山镇商会秘书长鞠卉林分析说,眼下看,这些项目可能投资只有几千万元,但因为成长性好,一旦给予合适的阳光雨露,这些项目在短期内都可以茁壮成长。以之前已经入驻孵化园的赛威医疗为例,入驻之初,企业刚起步,市场拓展经验不足,在孵化器各项服务加持下,企业成长迅速,两年内就孵化成为一家规上企业,有了自己的独立厂区,项目二期计划年内实现投产。
尝到产业孵化的甜头,今年,蔄山镇政府在中小企业“孵化+培育”上下了不少功夫,持续盘活闲置厂房、低效用地。政府联合企业建设的佳赛产业园一区、二区产业加速器正在加速推进。规划建设面积达8.8万平方米的新项目区,配套完善集物业管理、金融服务、人力资源、财务审计等服务于一体的线上管理系统,主动“筑巢引凤”,提供“保姆式”服务,可吸纳数十家优质轻资产企业“拎包入住”。
除了商会企业创办的佳赛产业园之外,蔄兴路智能制造产业园、临港区投资建设的蔄山镇驻地内的中日产业园,都成为蔄山镇招商引资的新产业平台载体。
随着政府的服务持续跟进,经营主体活力也不断被激发出来。“蔄山政府已经把最好的资源、最新的政策第一时间落实到位,给我们园区的企业吃下‘定心丸’。”鞠卉林说,企业将充分利用一系列利好政策和前瞻规划,扩大布局,让更多优秀企业落户产业园,发挥产业园“虹吸作用”,成批孵化培育优质产业项目,助力蔄山工业振兴。
精细化服务,跑出招商引资“加速度”
聚焦高端、新兴产业的项目背后,是蔄山镇始终坚持的出新出彩出圈追求,铸剑砥剑磨剑决心和平实务实扎实的工作作风。
“镇级政府可以将服务企业本身变成制度,形成招商引资规律性认识。”蔄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于文泉介绍说,蔄山镇聚焦政策扶持、土地资源、厂房资源、孵化器信息、产业链发展5大方面,向辖区企业“打包”推介全区范围内招商资源,印发招商手册,引导企业融入全区发展“大盘子”,利用上下游产业链,依托企业家资源网,锁定招商引资切入点。依靠工业园区、产业园区等发展基础,依托要素优势和政策吸引,通过以链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充分发挥投资拉动的关键作用。
在项目服务上,镇上的联企干部们奋战在项目一线,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破题,一个项目一个项目推进,一个堡垒一个堡垒攻克,年前的规划图变成今年的施工图。主要负责人担任各项目建设的“施工队长”,带头冲锋、指挥作战,统筹推进项目各项工作,明确推进路线图、时间表,对3大类10个重点项目实行“周调度、周研究”,畅通“项目—镇级—区级”无障碍沟通渠道,千方百计破除项目落地难点、堵点,推动项目顺利建成投产。
截至目前,总投资2.5亿元的威鹏晟真空泵机组研发生产项目已落地开工,新项目3万余平方米的厂房建成达产后,预计可提供超过500个就业岗位,年产值将增长一倍。曾经在纸面上的蓝图,正变为扎扎实实的行动、实实在在的效益。
蔄山人以拼抢争的精气神,以产业创新集群激发内生动力,以科技创新重塑企业优势,以平台承载孕育经济新势能,推动蔄山镇以创新高峰筑起产业高地,加力提速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刘义岚 文/图)
总编辑:殷洪军
值班总编:王 岚
复审:胡 杨
编辑:付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