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威海社会

今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力争突破1400亿元

2023-03-27 编辑: 宋倩

      威海新闻网讯(记者 周颖)3月24日,记者从市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我市海洋工作将牢固树立“大抓经济、勇争一流”工作导向,聚焦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海洋科技创新体系、陆海统筹管理体系、发展要素保障体系四大体系构建,重点开展21项工作,力争全市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400亿元、增速达到10%左右,三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海洋主要产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奋力开拓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持续壮大海洋渔业基本盘,加快海洋种业园区化、工厂化、智能化改造升级,加快建设2个种业集聚区、15个种业项目,新增3处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优质苗种繁育能力提高到600亿单位,推进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启动养殖容量评估试点,优化全市海水养殖布局,持续扩大远洋渔业产业链规模,全面实施威海海鲜品牌提升7大行动;提升海洋制造业发展水平,抢占预制菜产业发展先机,推动石岛高端海洋预制菜产业示范园尽快投产,抓好海洋生物与健康食品产业集群18个重点项目,实施海产品初加工和冷藏保鲜能力提升工程,做大做强船舶修造产业链条,加速培育海工装备制造业,加快打造海上风电和海水淡化装备制造产业基地;打造现代特色海洋服务业,丰富滨海旅游业新业态,延伸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产品线,构建“全域+全时”涉海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拓展海洋交通服务业,实施智慧港口、公铁水多式联运、四港联动等重点项目,创新突破海洋碳汇经济,推进全市海草床等碳汇资源调查,开展海带养殖全生命周期碳汇能力监测。

      构建海洋科技创新体系,推进海高园创建国家农高区,打造海洋高新技术高地,尽快创建以海洋生物科技为主题的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提速建设远遥浅海科技湾区,加快建设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及其配套设施,充分发挥蓝贝、蓝科、蓝创等创新载体作用,促进人才、科技等要素集聚。

      构建陆海统筹管理体系,强化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严格落实“湾长制”,实施一湾一策精准治理,开展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实施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加快构建“人海和谐”局面;强化海洋渔船综合管控,建立系统更加完备的人防、技防联动体系,开展渔港码头“百日攻坚”整治行动等,不断规范近海捕捞业秩序;强化海上安全生产管理,落实养殖渔船“双编”管理、海区气象精准预报、24小时监控、定时点名、商渔船防碰撞等制度,坚决遏制海上涉渔重特大事故发生;强化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完善水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推行水产品生产单位网格化监管模式,开展“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等专项整治,加强安全管理教育培训,确保监督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严防不合格水产品流入市场。

      构建发展要素保障体系,做好政策服务保障,提前做好海洋经济示范试点争创工作准备,持续开展中央和省级普惠性、竞争性政策资金争取,推进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协调配合、共同发力,引导支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好用地用海保障,推动土地要素指标向特色产业集聚区集中,最大限度保障集聚区内工业项目的土地指标供应。加强海洋特色产业园区用海用岛要素供给,支持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等重点项目用海;做好涉海金融保障,促进银企对接,加大对海洋领域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来源:威海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