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新闻网讯 6月21日,由中央文明办主办的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在河南洛阳举办,共150人入选,山东省9人,威海市冰湖救人的张鑫圆和野外找矿报国的舒记德上榜,为威海“好人之城”再添璀璨星光。据悉,威海市上榜人数居全省第一。
张鑫圆(右)、舒记德荣登“中国好人榜”后一起合影。
2022年的最后一天,正在休假陪同家人在河滨公园散步的张鑫圆听到呼救声,顺声望去,只见一位老人在湖中的冰窟窿里挣扎。处在生理期的她来不及多想,趴伏在冰面上对老人施救。冰面突然断裂,张鑫圆和老人一同坠入冰冷刺骨的湖水中。她一边自救,一边奋力往岸边拖拽老人,最终,她与闻声赶来的群众合力将老人救上岸。
张鑫圆救人的事迹视频被上传到网上,收获了各地网友的赞誉,全网累计阅读量超6亿人次,评论超10万条。央视主持人白岩松以“张鑫圆在自己难受的日子里,却帮助落水老人逃离危险,这才是‘帮助’一词的温暖所在,这样的帮助多了,我们的安全感就会更多”对她的事迹进行评论点赞。
“能够获得这份荣誉,离不开威海这片热土对我的培养,离不开全国人民对我的肯定和鼓励,也是我更加努力的起点和动力。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勤勤恳恳做事,踏踏实实做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忠实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使命。”6月21日,张鑫圆被授予“中国好人”荣誉后说。
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曾被国务院授予“功勋卓著无私奉献的英雄地质队”荣誉称号,舒记德是“英雄地质队”的一员。他扎根野外找矿一线12年,先后在新疆、内蒙古等10余个省份和吉尔吉斯斯坦、苏丹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矿产勘查工作,展现出爱国奉献的青年担当。
2011年,刚入职的舒记德走进号称“死亡之海”的罗布泊开展地质勘查工作。他和队友在常人无法忍受的高温、缺水、荒凉环境里每天徒步10余公里,寻找矿化露头线索,采集样品。经过近半年细致勘查,探获一座中型铜矿。
2021年起,舒记德来到苏丹野外项目,他克服高温、疫情、语言不通、设施落后等困难,每天早晨4点半起床,一连工作十几个小时,在戈壁和沙漠中徒步穿行10多公里,成功完成地质勘测65平方公里。舒记德是坚守苏丹项目时间最长的驻外职工,3年来,只回家陪伴家人不到一个月。
获得“中国好人”荣誉后,舒记德激动地说:“作为新时代英雄地质队的一员,我将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大力弘扬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古都洛阳给予“中国好人”足够的礼遇,不仅把发布仪式设在隋唐洛阳城宫城正门——应天门遗址处,举行了开城门迎接仪式,还上演了《弟子规》《鸣鼓·礼赞中国好人》《好人》朗诵、歌舞等表演。中国文明网、“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等多个平台同步全程直播。仪式举行前,还举行了“中国好人”礼遇巡游,走进龙门石窟、洛阳博物馆、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等。(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沈道远 文/图 通讯员 隋学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