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临港区

西道头村开展“传统文化技艺 赋能乡村振兴”主题党日活动

2023-06-23 编辑: 董倩萍

    6月23日,临港区蔄山镇西道头村党支部村开展“传统文化技艺 赋能乡村振兴”主题党日活动,采取“主题党日+”模式,多方位、多领域、多行业、多渠道开展活动,切实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主题党日+理论学习+田间地头”,增强技能之“肌”、补足精神之“钙”,全面提升农村党员综合素质素养,助力乡村振兴;开展蒲草编织培训活动,探索乡村振兴,村民增收致富新途径。

    西道头村地处威海市西南丘陵地带、山马河沿线,是蒲草产区,资源丰富。本次活动邀请威海麻绳编织艺人王衍富进村传授传统产业蒲草编织技术,丰富党员生活并提高致富技能,进一步助力西道头村产业振兴。活动现场,党员们在王衍富的指导下仔细听、认真记,从理论到实践、从选材到编织,每个细节、每道工序,王衍富都耐心讲解、手把手教。随后,王衍富还带领党员来到蒲草产植河道,实地考察蒲草长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蒲草的种植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党员们学习新技术的积极性。

    “利用主题党日的时间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提高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学习既实用又专业的蒲草编织新技艺,听得懂、学得进、接地气、易操作。这个主题党日很有意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陆军说。

    威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驻村第一书记郭明利表示,西道头村自2022年8月引进“威海红帆”一米阳光赋能助力乡村振兴项目以来,依托党建引领、支部搭台,成立“农民夜校”,党支部因村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蒲草编织,探索品牌经营新路径,招募传统技艺传承人、涉农专家等进村开展教学,让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创意设计、手工艺制作等融为一体,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记得住乡愁,把乡愁变成独特的文化符号、饱含深情的“精神食粮”,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表达,也是乡村振兴的“魂”之所在。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乡村的文化血脉,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留得住青山绿水、风俗民情、传统节日,民间文化等,从中汲取蕴含其中的人文精神、历史智慧,结合实践要求加以补充、拓展、完善,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现形式,更好地发扬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滋养深厚的家国情怀。西道头村党支部将持续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党日活动,打造蒲草编织品牌,逐步增加村集体收入,实现良性发展。

    西道头村党支部依托党建引领,开拓发展蒲草编织特色产业,切实绘就产业旺、乡村美、农村富的共同富裕新图景,探索“党建+产业+电商+农户”新模式,引领乡村全面振兴与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推动西道头村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引进优秀文化资源,将蒲编产业发展得有情怀、有实力、有竞争力,将西道头村打造成先进的文化村、富裕村。(Hi威海客户端通讯员 刘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