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民生

指挥塔山阻击战的英雄团长——塔山阻击战“守备英雄团”团长鞠文仪

2023-07-06 编辑: 宋倩

      

      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三大决战的第一战,塔山阻击战又是这个战役中决定全局的关键性战斗。塔山阻击战的胜利,为东北野战军主力攻克锦州、夺取辽沈战役全胜奠定了基础。在塔山阻击战中,他身先士卒,率领部队与敌进行殊死血战,守卫塔山,该团荣获“守备英雄团”称号,他就是塔山阻击战“守备英雄团”团长鞠文仪。

     

 鞠文仪

      枪林弹雨干革命

      鞠文仪,曾用名宫德林,1914年8月出生于山东省文登县(现威海市文登区)李家庄一户贫苦农民家庭,他自小随父亲干些杂活,跟随本村木匠学手艺、学武术,练就一身好功夫、好体格。

      20世纪30年代初,中共地下组织在文登迅速发展。鞠文仪的堂哥鞠文海是共产党员,看鞠文仪是棵好苗子,常向他宣传党的主张。在堂哥引领下,1933年5月,鞠文仪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在共产党员邹恒禄领导下,以卖布小贩的身份作掩护,担任秘密交通员,在文登一带从事党的地下联络工作。

      

“一一·四”暴动路线示意图

      1935年11月29日(农历十一月初四),中共胶东特委发动轰轰烈烈的“一一·四”武装暴动,鞠文仪积极参与暴动的准备工作,后暴动队伍遭国民党军镇压。“一一·四”暴动失败后,白色恐怖笼罩了胶东,1936年2月,参加过暴动的鞠文仪被敌人抓捕,敌人三番五次严刑审讯,他始终没有暴露党员身份。敌人实在没有证据,难以处置,就罚其做劳役。

      在鞠文仪《忆和邹恒禄同志在一起时的几件事》回忆文章里,记录着自己对这位革命引路人的敬仰,也展示出他对坚定革命道路的信念。1936年4月,鞠文仪在做劳役干活时,遇到戴着草帽、背着席篓、装扮成农民进城的邹恒禄。当说到“一一·四”暴动失败时,邹恒禄问鞠文仪:还敢不敢干革命?鞠文仪坚定回答:敢,敢干!

      西安事变后,国民党地方当局迫于形势,将鞠文仪等人释放。出狱后,他继续担负党组织的地下联络任务。1937年冬天,中共胶东特委决定在天福山举行武装起义,党组织派鞠文仪联络上于得水率领的昆嵛山红军游击队。在天福山起义当日清晨,特委书记理琪宣布起义,成立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1937年底,鞠文仪加入“三军”队伍,从此出生入死,身经百战,为建立新中国奋勇战斗。

      随着胶东抗日队伍的进一步充实壮大,鞠文仪调入“三军”司令部担任侦察员。后因工作开展需要,调东海地委工作,先后担任东海地委联络站交通员、东海地委社会部保卫队队长。他带领保卫队与国民党铁血团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多次粉碎铁血团的暗杀阴谋,保卫了党员、干部和积极分子的安全。

      1940年4月东海地区二次武装起义后,鞠文仪担任荣成县大队副大队长。1941年4月,组织上调他到抗大一分校胶东支校一队学习。毕业后返回部队,升任营长。

      戎马生涯战南北

      1942年冬,日本侵略军纠集日伪军2万余人,由日本华北派遣军司令官冈村宁次亲自指挥,对胶东抗日根据地发动了空前规模的冬季拉网式大“扫荡”,妄图一举消灭胶东党政军领导机关和抗日武装。面对敌人优势兵力,胶东军区以营、连为单位,分散突围。

      11月23日,时任胶东军区五旅十七团团长李华和团参谋长丛蓉滋率十七团机关、警卫连和三营(欠七连),在马石山东麓带领群众突围。肩负保卫伤病员任务的三营营长鞠文仪见敌人从四面八方合围而来,考虑到白天不宜突围,遂决定乘夜色掩护伤病员和被围群众脱离危险。23日午夜,鞠文仪选好突破口后,命令八连两个排分别向突破口两侧敌人的哨位进行警戒,其余人带领着伤病员和老百姓,悄然穿越日军在马石山下四处燃起的篝火网,平安脱险。

      1943年,八路军胶东部队奉命精简整编,鞠文仪改任北海独立团二营营长。在北海区两年间,鞠文仪率领的二营打出了八路军的威风。他率营痛击进犯日伪军,在大辛店一仗歼敌100余人。6月,鞠文仪率领两个连在福山十里铺伏击日军,消灭80多名日军,烧毁8辆日军汽车。同年秋,鞠文仪指挥蓬莱大黄家攻坚战,炸毁敌碉堡,消灭伪军100多人。1944年全营攻克得口店、巨山沟等据点,收复大片失地。1945年,鞠文仪被提升为副团长。

      抗日战争胜利后,胶东部队渡海去东北开辟新区。东北民主联军四纵在海城成立后,鞠文仪任十二旅(后改十二师)三十五团团长。这个团是以老北海独立团二营为主组建的,是鞠文仪在抗日烽火中带出的老部队。

      鞠文仪在战斗中英勇杀敌、冲锋在前。1947年5月,在消灭国民党新六军的战斗中,敌人最后还固守着一处炮兵阵地。鞠文仪身先士卒,手持短枪冲向敌人阵地。敌人开炮射击,一发炮弹落地,鞠文仪的右臂大动脉被炸断,血流不止。他忍受伤痛指挥部队攻下敌人炮兵阵地,全部消灭了敌人。战后,鞠文仪被送到医院抢救。伤愈后,任四纵队十师二十八团团长。

      1948年9月,部队进入兴城。入城之后,指战员们感到又饥又渴,突然发现老百姓的苹果园,闻到了诱人的苹果香。战士们虽然人人感到口干舌燥,但鞠文仪要求部队坚决遵守“八大守则”,模范执行群众纪律,没有一个战士吃群众的苹果,表现出人民子弟兵的高尚精神,被群众称为“秋毫无犯”的“仁义之师”。

      浴血苦战塔山堡

      辽沈战役打响后,攻克锦州是战役胜利的关键,攻锦州又必须把援敌阻止在锦州以西,塔山则是国民党军东进兵团驰援锦州必经之路。塔山其实无塔也无山,只是个百来户的小村庄,称为塔山堡,距锦州30公里,周边是平缓坡地,公路在村中间,铁路在村东边,像一个门闩锁在通锦州的要道上,扼守援锦的咽喉,成为两军的死争之地。部队无险可守,只能依托村落、小高地和隘口进行防御。而敌人是蒋介石督战的装备精良、战斗力很强的9个师。

      

辽沈战役期间的二十八团团长鞠文仪(左)和政委张继璜(右)

      鞠文仪率二十八团参加了艰苦的塔山阻击战。1948年10月,在塔山阻击战中,全体指战员在团长鞠文仪和政委张继璜的率领下,沉着迎战,以机枪、步枪、手榴弹把敌人杀伤了一批又一批。敌人冲到阵地前沿,战士们就端起刺刀迎上去。地堡打塌了,就跑到战壕里打,战壕打平了,再转到弹坑里打,打光了手榴弹就拼刺刀,扔石头,反复冲杀。遭到痛击的敌人在督战队的威逼下,不顾死活地反复组织冲锋,均被二十八团打退,战士们打红了眼,只要还有一个人,决不后退一步。战后,东北野战军授予鞠文仪所率团“守备英雄团”光荣称号,此战成为世界军事史上的经典战例。

     

 辽宁锦州塔山革命烈士陵园

      随后,鞠文仪所在部队参加平津战役。1949年1月,部队进驻北平,高举“守备英雄团”大旗参加人民解放军入城式,受到北平人民的热烈欢迎。4月,鞠文仪任四十一军师参谋长,率部下河南、过武汉,参加衡宝战役,解放了广西,打到粤桂边境。后集中在粤桂边境的西江高要地区执行剿匪任务。

      抗美援朝战争中,鞠文仪到朝鲜战场代职实习。回国后参加中南军区高干班学习。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1957年6月,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57年10月,调任二十军五十八师长。任职期间以身作则,关心部属,严格训练,把实战经验、现代军事科学知识、朝鲜战场的亲身体会结合起来,根据战备任务有针对性地指导部队训练。训练中,狠抓营以上干部战术训练,用画图、沙盘的方法,传授打仗经验,提高干部的战术水平。《人民前线》《新华日报》多次予以公开报道,称其为“严师”,师属部队参加全军比武被树立为“标兵师”。

      鞠文仪在不同岗位都作出重要贡献。1963年9月,鞠文仪任南京军区步兵学校校长,自此离开战斗部队,从事军事教育工作。他深入训练场,和教员、学员一起摸爬滚打,推动教学训练。根据中央军委决定在全军推广郭兴福教学法的要求,经南京军区批准,将郭兴福调到学校担任战术教员,以先进典型为样板,激发广大教员教学热情,掀起全校军政训练热潮,提高教学质量。1969年,鞠文仪调任南京军区后勤部部长。1978年3月,南京军区步兵学校重新成立,鞠文仪又被任命为学校校长,为培养新时期部队基层军政干部做出努力。1979年10月,调任南京军区司令部顾问。

      1982年9月,鞠文仪离职休养。1988年7月,荣获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1年9月,鞠文仪在南京逝世,享年77岁。塔山硝烟散尽,这位出生入死、身经百战的英雄团长所带领的塔山英雄团的旗帜至今鼓舞着千万热血男儿,其威名震撼于疆场,闪亮于军史。(来源:中共威海市委党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