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3年威海好人榜

田霖:妻子即将临产 丈夫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

2023-07-24 编辑: 于喆

田霖,男,1993年4月生,山东郓城人,中共党员,威海市公安局海岸警察支队东山派出所一级警员。

6月19日,济南千佛山医院。在细胞分离机旁,护士密切观测着慢慢增长的数值。1毫升,5毫升,10毫升……威海海岸民警田霖躺在病床上,看着红色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一点点地汇集到采集袋中,悬着的心也慢慢平静下来。

3小时23分钟后,共采集到288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医生随即将造血干细胞悬液装入转运箱,登上飞机,为一名陌生的病患带去生命的曙光。

为了这一善举,田霖已经准备了674天。时间回到2021年8月14日,田霖到爱心献血屋献血时,遇到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的招募活动。工作人员向田霖介绍,我国血液肿瘤的发病率,仅白血病就约为十万分之三,每年约有近3.6万人得白血病,而这些病人中,大多数年龄在三十岁以下,其中十五岁以下的人群占比50%以上,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很大的负担和不幸。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疗恶性血液病最有效的方法。

当得知年龄在18至45周岁,身体健康,符合无偿献血条件的公民都可以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后,田霖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他在荣成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引导下,填写了《中华骨髓库入库志愿捐献者登记表》《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华骨髓库)入库志愿者同意书》,并做了抽血取样。

为了保持健康的身体状况,田霖在工作之余,有意加强体能训练,并参加马拉松比赛。

转眼到了2022年8月的一天。田霖接到了荣成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告诉他血库里的样本初步配型成功,是否同意捐献。当时田霖和妻子正在备孕,田霖向妻子车璐征求意见,车璐很早就知道丈夫登记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坚定支持田霖。

由于疫情影响,进一步检验配型的高分辨推迟。

2023年4月,终于,荣成市红十字会告诉田霖,经过HLA 分型复检和高分工作,体检合格的田霖,完全符合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要求。

田霖赶紧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妻子车璐。此时,大着肚子还有1个月就到预产期的车璐,在最需要丈夫的关心和陪伴的时刻,却没有丝毫犹豫,而是坚定地支持丈夫,为他的爱心义举感到由衷的骄傲。一句“你去吧,我在家等你!”温暖不已。

5月31日,田霖再次接到荣成市红十字会的电话,患者已经做好了准备,可以前往济南捐献造血干细胞。

6月14日,田霖登上了前往济南的高铁。

在经过了4天9针的动员剂注射后,6月19日,田霖如期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的捐献,成为了威海市公安系统第一个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的民警,也是山东省第128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田霖,作为一名90后民警,“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才能沉淀多少为民真情”是他的座右铭。入警工作10年来,田霖一直战斗在基层执法办案第一线,先后办理了200多件各类案件,参与多次打击走私、非法捕捞等专项行动,多次荣获表彰。他总是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心地善良又热心肠的他,经常“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一次执行巡逻任务时,田霖发现路边坐着一位老大娘,神情疲惫。他立即停车查看,发现老人语言含糊不清,似乎不是本地人,加上累坏了,整个人晕晕乎乎。田霖立刻扶着老人到车里坐好,赶紧买来了水和食物,等到老人恢复了些体力,才从她断断续续的语言中得知是住在一家旅馆,但不知道具体是哪一家,家属电话也记不清。为了尽快帮助老人联系上家属,田霖立刻与周边旅馆进行联系,通过排查很快确定老人所住的旅馆,他开车将老人送到旅馆后,又联系了老人的家属,这才确定了老人的身份。原来老人名叫张玉珍,今年75岁,从老家来荣成探望亲属,本想出门买点水果,却找不到回旅馆的路,一个人走了几个小时,又累又渴,所幸遇到田霖。

在同事眼中,田霖是一个工作认真负责,对待事情热心真诚的好警察;在妻子眼中,田霖是一个热衷公益、乐观开朗的好丈夫。

“现在造血干细胞采集技术已经很成熟了,也不用在髂骨中抽取骨髓血,亲身经历后,我发现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希望大家都能够鼓起勇气,加入到捐献志愿者队伍中,为更多的病患带去希望,你的义举可能会延续一个人的生命,挽救一个破碎的家庭。”田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