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民生

威海合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3年“智变”跑赢市场

2023-08-11 编辑: 宋倩

      

      【企业名片】

      威海合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主要产品有电子级碳酸钠、高纯度碳酸氢钠、倍半碳酸钠、污水处理用乙酸钠及生物质碳源的研发及生产,年产15000吨高纯碳酸氢钠、2000吨倍半碳酸钠、5000吨高纯碳酸钠,联产污水处理用液体乙酸钠年产12万吨、污水处理用生物质碳源(生物质碳源、新型碳源)年产12万吨。

      其中,高纯度碳酸氢钠系列产品应用于电子、光学玻璃等产业,通过GMP认证后,还将应用于医用产业。污水处理用液体乙酸钠、生物质碳源(生物质碳源、新型碳源)系列产品广泛用于化工、冶金、造纸、纺织、印染、石油和城镇污水处理行业。

      最近,一队来自重庆的客商到威海合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现场参观,当即决定签订500吨订单。然而,企业负责人吴尚却犹豫了,“订单已经极度饱和,不能再接了。”

      一年来,越来越多的订单找上门来。“我们拥有先进技术,在这个细分领域做到了行业第一。”吴尚对自己的产品充满信心。

      全国化学试剂用小苏打产品一半来自合创

      在合创生产车间,小苏打产品陆续下线,产能已拉到最大。每年,全国接近一半的化学试剂用小苏打产品从这里走出去。企业生产副总经理朱建丰说:“全国每年对化学试剂用小苏打产品的需求量将近5万吨,我们年销超2万吨。”

      朱建丰介绍,氯化钠含量是小苏打产品的关键参数,医用级试剂要求必须小于0.002%,而检测结果显示,合创则实现了小于0.001%。

      硬气,源于技术的支撑。2020年,威海合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之初,就下决心攻克“高精尖”。

      合创新材料实验室丙研发人员正在做实验。

      于是,一支八九不到十个人的年轻团队,凭着“一根筋”的执着,不分白天黑夜地开始摸索。

      当时,80%的难点都集中在结晶塔设备改造上。朱建丰介绍,结晶塔就像一个“盲盒”,工作时不知道里面发生着什么,燃料和原料是否充分接触?有没有出现受热不均的情况?燃料是否充足?这些都不能第一时间了解。加之,气体分布、碱源等变量因素,团队人员要从上万种组合配比中,摸索出最为合适的参数。“仅一项配料,我们就先后换了10多种样品,几乎试遍所有能试的材料,进行了最少30次实验。”

      “早一天推出,就能早一天占领市场。”合创团队时时有一种紧迫感。

      

合创新材料小苏打产品。

      然而,每年“烧”掉五六百万元研发经费,却听不到一点回响。一次次试错,一次次重来。直到2022年,蛰伏两年的合创终于公布好消息:小苏打产品成功下线。

      如今,合创小苏打产品市场占有率高达20%。

      持续智能改造打开更大利润空间

      连日来,在合创智能一体化改造车间现场,工人们紧张有序地对设备进行安装、调试,目前已完成80%,项目进入收尾阶段。

        

工人正在调试设备。

      目前,车间需要70名工人负责,智能化改造后,这个数字将降到10,“工人骑着电动代步车在车间里穿梭,每人持一台平板电脑值班即可。自动生产、自动检验、自动记录、自动运输、自动包装,全程不需要人工直接参与。”朱建丰说。

      用工减少超80%的同时,产品质量可追溯率高达100%。“以往,产品出现问题,只能靠人工去排查,一个车间需要几十名工人排查好几天。智能化改造后,实现产品追溯精确定位,可直接找出问题产品。”朱建丰说,生产线上安装有多种智能装备和传感器,实时在线监控生产状况,并进行数据采集、实时传送,继而进行实时的自动分析。任何一个数据超标,都会引发预警,技术人员可及时进行干预。

      最近,吴尚的办公桌上放了一份方案:明年开春,企业将新建一个百万级GMP洁净车间。

      同是小苏打产品,根据不同生产参数,可以应用到化工、食品、医用等不同领域,越往上走越难,然而利润也越高。执念于“智变”,合创正朝着实现质量更好、效率更高、动力更强的目标大步迈进。吴尚说:“企业的下一个目标,就是生产医用级小苏打产品。”

      眼下,企业申报GMP认证的资料已全部准备完毕,并通过初审。申报完成后,企业将具备生产销售医用级小苏打产品的资质许可。届时,企业年产值预计将突破1亿元。

      【企业成长故事】

      多部门携手架起高压线

      威海合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全年都是机器轰鸣,开足马力赶订单的状态。吴尚认为,企业红红火火,是对政府暖心服务的最好回馈。

      2020年2月,企业生产设备开始陆续进厂调试,4个月后正式投产,当时在手订单已超2000吨。就在吴尚等着捋起袖子大干一场时,发愁的事来了:企业北侧广州东路上的高压线,已无法增容。但新架设一条高压线,岂是一桩简单事?

      企业有诉求,政府马上跟进解决。为企业发展“抢时间”,文登经开区成立“高压线现场建设协调小组”,电力、发改等多部门组团,同步行动,现场查勘,全方位服务紧跟上。

      那段时间,正是和各种各样“不行”的事打交道,文登经开区的包企干部把自己变得“很行很专业”,不但对小苏打产业链图谱了然于胸,对需要新架设的高压线路径、线路长度、用电容量等具体工程问题也如数家珍。

      立杆、架线……在多个部门的积极参与下,一条110千伏高压线很快架设完成。“这样的服务能力,让我们可以向前冲、拼命干。”吴尚说。

      【记者手记】

      企业“呼声”变部门集结“哨声”

      优化营商环境,关键在于能不能帮企业办实事、解难题。除了威海合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快速发展的背后,正是文登经济开发区把企业“呼声”变为部门集结的“哨声”,着力解决好眼前问企业所遇难题,更要未雨绸缪,跑在“哨声”前面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文登经济开发区常态化开展驻厂服务,面对面与企业沟通交流,在惠企政策宣传、搭建产业链、人才服务等方面提供“管家式”“点对点”全方位服务,想在企业前面,跑在问题和“哨声”前面,将问题发现于早、化解于小,企业的难点和痛点就会越来越少,无疑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优化营商环境这个大命题,由一个个小的“窗口”和具体环节组成,“优化”程度如何取决于解决问题的后端,也离不开多想一步的前端,企业的“哨声”少了,满意度也就上来了。(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杨彩明 曲蕾/文 刘志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