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民生

《威海市深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发布

2023-08-30 编辑: 宋倩

      威海新闻网讯(记者 匙亮)8月29日,市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威海市深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我市将从23个重点领域制定275条具体改革措施,进一步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打造“威海营商行”服务品牌。

      大抓经济,拼的是营商环境。全力打造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一流营商环境,2020年以来,我市连续三年在全省营商环境考核中位居第一方阵,《方案》也是自2018年以来我市连续制定的第6个优化营商环境的行动方案。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刘炜介绍,把握“全方位协同攻坚、全生命周期服务、全链条系统监管、全要素综合保障”的原则,275条具体改革措施将围绕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投资环境以及“威海营商行”服务品牌打造等领域展开。

      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我市将聚焦企业准入与退出、不动产登记、数字化改革等6大领域,提出80条改革举措,全面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并围绕文化旅游、酒店住宿、交通出行、食堂就餐等高频社会场景,打造不少于10个“码上办”应用场景。

      围绕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我市将聚焦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等7大领域推出92条举措,包括清除招标投标隐性壁垒和不合理限制、构建信用风险分级分类指标体系、推动个体工商户差异化监管试点等具体措施,更好地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项目服务是推进“放管服”改革的重要方面。为有效破解重大项目落地过程中的要素制约,今年以来,我市积极探索项目策划生成机制,推进环评审批、排污许可“两证合一”改革,进一步深化土地、能耗、环境容量等要素保障,助力项目“拿地即开工”。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传军介绍,我市通过实施一系列有效措施,保障重点项目顺利推进。目前,我市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327个、总投资1644亿元,落实社会投资类项目“用地清单制”地块改革33宗,促成555个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的环评审批保障工作。

      推动“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的“四减”工作开展,营造“有求必应、无微不至”的政务服务环境,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徐林介绍,我市将全力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数字化和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创新,推行建筑工程施工综合许可“九证合一”,建筑工程规划类许可集成办理“五证合一”等改革,最大限度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数据显示,前七个月,全市新登记私营企业1.19万户,同比增长6.53%。全市实有内资类市场主体45.13万户,同比增长3.56%。

      营商环境的进一步优化,需要良好的法治保障。打造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我市聚焦保护中小投资者、办理破产等4大领域,提出建设国际仲裁院、探索建立清欠工作协同联动机制等34条举措,通过实施信用修复专项行动,依法为企业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政府扶持、融资信贷、市场准入等方面扫清障碍。

      更好地提升营商环境法治化水平,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市司法局副局长毕建鹏介绍,近年来,我市已经围绕制度创新、法律服务、涉企执法、司法保障等重点领域提出11方面、27项具体措施;组建由258名法学专家和律师等组成的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法律服务团,开展“智慧谷招商行”等专题活动50多场,定制“法治体检”套餐70多项;新增“不予处罚”“减轻处罚”事项39项,推出分级分类监管事项275项,着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聚焦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市场开放等6大领域,《方案》提出开展中韩整车运输试运行、扩大“免申即享”的覆盖面、创新科技计划项目攻关组织模式等69条举措,更好地打造开放透明的投资环境。

      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秦泰介绍,以创新“政金企”合作对接机制为抓手,我市深入开展银企对接,扩大金融辅导覆盖面,督促银行机构“一企一策”为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截至目前,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已经辅导企业3484家,解决融资金额109.94亿元,累计发放科技支行优惠利率贷款271.86亿元、“人才贷”4.34亿元,并为12名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提供风险保障9.34亿元。截至6月底,我市开展银企对接44场次,走访重点企业、项目482次,对接融资需求310.24亿元,企业融资获得感不断增强。

      围绕解决市场主体经营发展难点问题,推进完善“威海营商行”综合服务平台功能,我市组织开展了“威海营商行·区市巡礼”等系列营商行活动,邀请当地企业代表与相关部门负责人,面对面沟通交流发展路径,现场研究解决难点问题,打造“威海营商行”服务品牌。目前已走进经开区、乳山市、环翠区、临港区等4个区市、开发区。

      刘炜介绍,年内,我市还将开展营商环境创新“揭榜挂帅”活动,鼓励区市、开发区和部门、单位瞄准最高标准、最高水平先行先试。年底前,将推出不少于100项利企便民政策措施,持续激发改革内生动力。(来源:威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