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人才工作部署,进一步推动博士后科研水平,现对我市部分优秀博士后代表事迹进行宣传,进一步营造“爱才敬才”的浓厚氛围。
刘晨,女,2016年7月进入山东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8年12月出站后留威工作。现任威海栖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科技副总、山东大学副教授。
刘晨长期从事原子核结构分析、在束伽马谱学和探测器研制及其产业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面对当前应用广泛的成分分析技术需求,主动发挥专业所长,主导研制出X射线荧光分析设备,打破了行业关键技术壁垒,首次在国内实现矿石加工产线中的应用,精准实现矿石分选和加工过程的无人值守与智能化控制,极大提升企业生产效率,有力助推我国矿石加工产业智能化发展。刘晨及其科研团队积极在农业、环境探测器领域开展创新研究,利用图像识别及深度学习关键技术,研发了虫情测报仪、水质监测设备等10余款农业产品,积极服务全市乡村产业振兴。此外,其代表性科研成果作为国内核物理学界首篇封面文章在物理学顶级期刊(PRL)发表,并作为国内第一位女性科研工作者深入中国首个极深地下实验室(锦屏深地实验室)开展相关项目研究。截至目前,刘晨共主持或参与国家博士后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3项、发表SCI论文3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4项、国际专利1项;先后获“山东青年创新榜样”“威海市优秀博士后”等荣誉称号。
“通过省、市人社部门牵线搭桥,在千名博士进企业服务活动中,让我的科研成果真正走出了实验室,利用专业优势助力企业创新发展,打通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把论文写在威海广阔的产业发展中。科技创新永无止境,我会尽己所能,不断去引领、号召更多的优秀博士(后)青年人才来威创新创业。”刘晨说。(来源:威海人社发布)

刘晨,女,2016年7月进入山东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8年12月出站后留威工作。现任威海栖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科技副总、山东大学副教授。
刘晨长期从事原子核结构分析、在束伽马谱学和探测器研制及其产业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面对当前应用广泛的成分分析技术需求,主动发挥专业所长,主导研制出X射线荧光分析设备,打破了行业关键技术壁垒,首次在国内实现矿石加工产线中的应用,精准实现矿石分选和加工过程的无人值守与智能化控制,极大提升企业生产效率,有力助推我国矿石加工产业智能化发展。刘晨及其科研团队积极在农业、环境探测器领域开展创新研究,利用图像识别及深度学习关键技术,研发了虫情测报仪、水质监测设备等10余款农业产品,积极服务全市乡村产业振兴。此外,其代表性科研成果作为国内核物理学界首篇封面文章在物理学顶级期刊(PRL)发表,并作为国内第一位女性科研工作者深入中国首个极深地下实验室(锦屏深地实验室)开展相关项目研究。截至目前,刘晨共主持或参与国家博士后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3项、发表SCI论文3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4项、国际专利1项;先后获“山东青年创新榜样”“威海市优秀博士后”等荣誉称号。
“通过省、市人社部门牵线搭桥,在千名博士进企业服务活动中,让我的科研成果真正走出了实验室,利用专业优势助力企业创新发展,打通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把论文写在威海广阔的产业发展中。科技创新永无止境,我会尽己所能,不断去引领、号召更多的优秀博士(后)青年人才来威创新创业。”刘晨说。(来源:威海人社发布)
总编辑:殷洪军
值班总编:张军涛
复审:颜燕军
编辑:付宇婷
值班总编:张军涛
复审:颜燕军
编辑:付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