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岛相望、金色沙滩、古寨渔村……今年夏天,文登区泽库镇港南村尤其热闹,第五届威海文登潮汐公社赶海节在这里举行,各地游客来此体验亲海乐趣、品尝非遗美食、感受渔家文化。作为我市文化体验廊道建设重点村,港南村实施了一系列改造提升工程,尝到了“文化+”带来的甜头。
美丽的文登区泽库镇港南村。资料图
今年年初,我省启动文化体验廊道建设,亮出了沿黄河、沿大运河、沿齐长城、沿黄渤海、沿胶济铁路线“四廊一线”文化体验廊道的建设蓝图。作为沿黄渤海文化体验廊道重要一环,我市全面启动文化体验廊道建设,全域打造千里海疆爱国主义展示带,全方位提升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功能,全力推进文化体验廊道项目建设。
我市坚持文化廊道为“轴”,创新推进文旅融合,树起了“两创”空间展示的新标杆。前不久,根据我省公布2023年文化体验廊道重点项目名单,威海共有15个文化体验廊道入选。
一条千里海疆爱国主义展示带讲述红色故事
近日,网友“一路璀璨”在个人网络空间动情地写道:“在从威海返程的路上,儿子说要再读一遍甲午战争史,还说在刘公岛上看到一句话,‘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并且把参观内容大概复述了一遍……”
游客畅游千里海疆爱国主义展示带上的刘公岛。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孙大伟/摄
近年来,我市依托爱国主义资源,以“警钟长鸣 发愤图强”为主题,全域打造千里海疆爱国主义展示带。138处爱国主义教育阵地、拥有32个教学点的山东威海干部学院、拥有35处教学点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基地……如今的威海,已经基本形成陆海联动、覆盖全域的爱国主义教育教学网络。
6月10日至11日,“警钟长鸣 发愤图强”爱国主义教育专题座谈会在我市举办,提升了威海爱国主义教育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山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刘良海认为,千里海疆爱国主义展示有利于整合资源、发挥集群集约优势,汇聚联通合力,增强教育效能,讲好中国爱国主义教育故事的“山东篇章”。
除了全域统筹爱国主义红色资源外,我市还打造了“乳娘”系列剧目等700余部红色文艺精品,开发推出《爱国基因 薪火相传》《甲午警示钟》等系列丛书教材,设计推出“定远舰”模型等300余件主题文创产品,开发推出10条精品线路。
如今,一条千里海疆爱国主义展示带覆盖全域,我市各大爱国主义教育景点游客量都屡创新高。以刘公岛为例,截至8月底,客流量达到240万人次,创历年最高。
一条文旅融合的自驾路“串联”千里山海
串联90%以上旅游资源的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是我市文化廊道展示的重要载体。沿线100余处综合服务区、休闲驿站、房车营地、田园综合体、休闲采摘园、农家乐、渔家乐等,引来各地游客赞誉。
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朱春晓/摄
今年,我市对这条文旅融合的自驾路进行功能提升,颁布实施《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驿站设置及服务规范》地方标准,这也是我省首部和国内为数不多的自驾游驿站设置和服务规范。同时,结合亲子游、露营游、研学游等热门文旅元素,丰富完善“爱在威海”四季文旅品牌产品,推出“春暖花开 初见威海”“趣威海 过夏天”17条精品主题线路和100个网红打卡点。
今年7月,2023千里山海自驾旅行者大会和G228交旅融合经验交流会在威海举办。北京自驾中国俱乐部负责人商晓晨认为,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的打造,极大方便了自驾游爱好者畅游威海。
文化为轴,旅游“唱戏”。在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的带动下,威海文旅融合发展屡屡“出圈”。前不久,根据抖音发布2023暑期文旅数据报告,威海入选小众热门旅游城市榜全国第二。
一批文化体验廊道项目加快建设
露天泳池、海景餐厅、海边步道……7月底,作为我省2023年文化体验廊道重点项目,位于荣成好运角旅游度假区的三梦季·海景宿集(即龙须岛渔人码头项目)建成投用一个多月来,平均入住率达到95%以上,周末更是基本满员。目前,15个文化体验廊道项目均在加速推进中。
环翠区羊亭镇贝草夼村、临港区草庙子镇西李家夼村等8个村获评文化体验廊道重点村,将重点打造建设基础设施联通、文化保护传承、景区改造提升、乡村振兴4类项目。
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也递出了文化廊道的新名片。今年以来,我市还举办了“乡村好时节”系列活动,包括第十四届李龙文化山会、第六届西浪暖村梨花节、荣成渔民节、谭家口桃花节、经开区无花果文化旅游月等。
文物保护是文化体验廊道建设的重要一环。今年,我市加快创建留村古墓群省级考古遗址公园、海草房省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完成小西(二期)海草房保护修缮工程、大庄许家(一期)海草房保护修缮工程招标并签订施工合同,有序推进海草房保护修缮。
市委宣传部工作人员表示,我市将不断挖掘文化体验廊道资源、不断创新文化体验廊道产品供给、不断丰富文化体验廊道内涵,通过文化体验廊道建设,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沈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