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威海客户端讯 今年以来,经开区凤林街道发挥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联系群众“连心桥”的作用,以“一个中心”“两项措施”“三项机制”为抓手,有效解决群众诉求。
以“热线”为中心,深入一线,主动作为,促进社区网格化管理与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深度融合。凤林街道深化联系服务群众大走访,通过实地走访,与来电群众拉家常、问冷暖,针对热线难点、不满意工单展开专项走访,努力使群众“不满意”变为“满意”。进一步完善网格化建设,深化固定联系人工作,推选“最美网格员”,构建“熟人社区”。凤林和美社区专属第三网格网格员王君辉,以“第一时间解决居民诉求”为目标,实现“居民有困难首先会找网格员”的工作局面。延伸联系服务群众触角,建立“网格指导员—网格员(固定联系人)—楼长”的组织架构,做好“接诉即办”,降低热线拨打量。
“云”上编织严密“防火网”。凤林街道推行以楼宇为单位的微信群,将原有网格群“大群”改“小群”,打造最强“微闭环”,加强微信群宣传、沟通、及时解决矛盾作用;充分利用网格化管理平台,落实网格员“线上+线下”双巡查。上都社区发放服务群众联系卡,在辖区内增设网格驿站,让居民需求在“家门口”得到即时回应。
积极开展学习活动。7月,凤林街道先后赴皇冠街道、竹岛街道,围绕热线办理、固定联系人作用发挥等进行经验交流,提升工作效能,同时将各社区优秀做法进行推广。
“线上+线下”齐宣传,提升群众对街道工作的知晓率和认可度。线上创新宣传方式,大力发掘身边人和事,以微视频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线下利用辖区内党员阵地,打造便民“智慧服务”宣传区。凤林街道还以主题活动形式开展“社工服务”等多方面宣讲,推动基层工作高质量发展。
通过“划片—预警—处置”三项工作机制,明确“包片领导—分包领导—社区书记—负责人”管理机制。凤林街道将群众热线重难点问题和不满意工单,分配到各片区,责任到人、落实到岗。不断完善“热线网格双预警+各部门联动处置”机制,通过线上政务热线预判和线下网格员巡查等渠道发现问题,立即向党工委、相关科室、社区预警。针对重难点问题,由街道社会治理中心牵头,联合相关部门启用联动机制,拒绝问题矛盾扩大化。
此外,凤林街道还定期组织办单人员对热线答复不规范问题进行培训,分享好评和差评工单。强化工作“回头看”机制,每周二、周四通过线上召开全体社区工作人员、相关科室晨会,部署本周工作任务,研究难点热点问题,每天通报热线处置情况。(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杨慧)
以“热线”为中心,深入一线,主动作为,促进社区网格化管理与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深度融合。凤林街道深化联系服务群众大走访,通过实地走访,与来电群众拉家常、问冷暖,针对热线难点、不满意工单展开专项走访,努力使群众“不满意”变为“满意”。进一步完善网格化建设,深化固定联系人工作,推选“最美网格员”,构建“熟人社区”。凤林和美社区专属第三网格网格员王君辉,以“第一时间解决居民诉求”为目标,实现“居民有困难首先会找网格员”的工作局面。延伸联系服务群众触角,建立“网格指导员—网格员(固定联系人)—楼长”的组织架构,做好“接诉即办”,降低热线拨打量。
“云”上编织严密“防火网”。凤林街道推行以楼宇为单位的微信群,将原有网格群“大群”改“小群”,打造最强“微闭环”,加强微信群宣传、沟通、及时解决矛盾作用;充分利用网格化管理平台,落实网格员“线上+线下”双巡查。上都社区发放服务群众联系卡,在辖区内增设网格驿站,让居民需求在“家门口”得到即时回应。
积极开展学习活动。7月,凤林街道先后赴皇冠街道、竹岛街道,围绕热线办理、固定联系人作用发挥等进行经验交流,提升工作效能,同时将各社区优秀做法进行推广。
“线上+线下”齐宣传,提升群众对街道工作的知晓率和认可度。线上创新宣传方式,大力发掘身边人和事,以微视频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线下利用辖区内党员阵地,打造便民“智慧服务”宣传区。凤林街道还以主题活动形式开展“社工服务”等多方面宣讲,推动基层工作高质量发展。
通过“划片—预警—处置”三项工作机制,明确“包片领导—分包领导—社区书记—负责人”管理机制。凤林街道将群众热线重难点问题和不满意工单,分配到各片区,责任到人、落实到岗。不断完善“热线网格双预警+各部门联动处置”机制,通过线上政务热线预判和线下网格员巡查等渠道发现问题,立即向党工委、相关科室、社区预警。针对重难点问题,由街道社会治理中心牵头,联合相关部门启用联动机制,拒绝问题矛盾扩大化。
此外,凤林街道还定期组织办单人员对热线答复不规范问题进行培训,分享好评和差评工单。强化工作“回头看”机制,每周二、周四通过线上召开全体社区工作人员、相关科室晨会,部署本周工作任务,研究难点热点问题,每天通报热线处置情况。(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杨慧)
总编辑:殷洪军
值班总编:张军涛
复审:颜燕军
编辑:刘晓佳
值班总编:张军涛
复审:颜燕军
编辑:刘晓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