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至8日,中国文旅企业合作发展大会将在山东淄博举办。今年,淄博率先成为旅游市场的“网红”城市,全国各地文旅局也纷纷发力,最终迎来“五一”“十一”假期文旅市场的火爆。山东作为旅游资源大省,当从各地汲取打造“大红”文旅品牌的经验,思考如何将一时的“走红”现象转为可持续发展的“长红”效益。
深挖内涵,保证品质,讲好故事,让文旅品牌“红”得透彻。美的景色吸住目光,鲜的美食抓住胃口,好的内涵留住人心,打造文旅品牌需因地制宜找准特色。要避免生搬硬套、简单移植和同质化发展,就必须带着“无中生有”的观察能力和活跃思维,发掘“人无我有”的优势长处,展现与众不同的风采,带着“人有我优”的钻研和拼劲,提高各环节标准要求,铸就高品质文旅生态。推动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让红色打卡地“盛装”出圈,锁住城市记忆。深度挖掘传统村落、文化古迹、非遗等文化资源,结合全省旅游资源丰富齐全、自然气候舒适宜人、人文环境厚重优美的资源禀赋优势,促进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民俗旅游等有机结合。同时带动周边游、近郊游、乡村游、休闲游等微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实现文化对旅游振兴的升级、加持,让文旅品牌“红”得名副其实。
厚积薄发,释放诚意,抓住机遇,让文旅品牌“红”得鲜活。热度是把双刃剑,既带来了群众的关注,也带来对公共服务能力的挑战。应对得当,文旅品牌可能会成为下一个“爆款”,应对不当,就可能留下负面形象。要承受住群众的期待,得要有前期的扎实付出,“打铁还需自身硬”,长期的积累沉淀了底蕴、带来了底气,才能经得住群众目光的考验。要及时表态诚意,无论是官方媒体在各大社交平台发布旅游指南,还是文旅局长们各出奇招的亲自吆喝,皆是热情表态,以开放胸怀真诚展现好客情谊。要释放执行力,一边趁着热度开办民俗节、音乐节、美食节等文娱活动,一边加大力度保障游客权益,稳定物价水平,守好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保消防、应急管理,引导从业者把好诚信关。要打造更多“鲁字号”特色品牌,让生态景点“美”起来、特色品牌“亮”起来、本土资源“活”起来。紧跟新理念、新举措、新思路拓宽文旅产业发展的新空间、新模式,大力培育旅游消费新业态,构建山东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平台。
全程保障,优化服务,人文关怀,让文旅品牌“红”得持久。要善用文化提升旅游项目和旅游产业的品质内涵,大力促成文化与旅游的激情碰撞和深度融合,为文旅产业带来万千新气象。山东省各级政府要将文旅品牌打造成可持续运营的“金招牌”,各项措施要从长期角度出发,绝不做“一锤子买卖”,营造热情好客的城市氛围,弘扬清朗朴实的旅游风气,让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要整合区域资源要素,聚焦年轻消费群体,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条件,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推动跨界赋能、产业融合激发经济活力,塑造“青年友好型”文旅品牌,把“流量”转为“留量”,吸引更多人才为本地发展注入新鲜活力。既给每位游客宾至如归之感,也为本地居民改善生活环境、增强幸福感。只有脚踏实地站稳人民立场,保障人民权益,体现人文关怀,才能让文旅品牌保持高质量“长红”。(作者:乳山市融媒体中心 李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