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威海社会

Hi视频丨走进威海职业学院,长城爱心大本营带来一堂生动又有温度的思政课

2023-12-09 编辑: 徐栋波

  7岁确诊“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无药可救的绝症,12岁失去行走能力,16岁全身瘫痪,18岁呼吸衰竭……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他凭借自己顽强的毅力自学完成初中全部和高中文科课程,并进修了大学文学创作相关课程;他趴在床上坚持文学创作,写下近20万字的自传,发表网络文章数百篇,被誉为“轮椅上的励志作家”,他就是威海长城爱心大本营残疾人志愿者、公众号特邀编辑于瀚洋。

  12月6日,于瀚洋应邀随长城爱心大本营党委书记刘长城一起,走进威海职业学院思政课大讲堂,为大学生们分享自己励志拼搏的故事。威海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李英春,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刘志刚,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孙爱娟等学院领导及学院思政课教师参加活动。

  当日上午10点,威海职业学院报告厅座无虚席。报告会开始,刘志刚首先代表学院为刘长城颁发“特聘思政教授”证书。接下来,于瀚洋结合人生境遇和心路历程,向在座的160多名师生讲述了自己拼搏向上的励志故事,展现了新时代残疾人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

  “虽然妈妈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爱,但却不能完全满足我自由出行。就在我热切期盼能像其他小朋友一样自由出行的时候,刘长城书记和长城爱心大本营志愿者向我走来,是他们带着我走出家门,越过无数障碍……”

  分享过程中,于瀚洋对长城爱心大本营表达出无限感激:“遇见大本营的这几年,是一段体验幸福的时光,在志愿者的陪伴下,我学到了很多从未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比如做紫砂、制作月饼、演奏空灵鼓,也去了很多从未去过的地方,比如进滑雪场、葡萄园、樱桃园……”

  “我希望,大家都能无惧逆境,在逆境中成为令人钦佩的勇士。”于瀚洋的励志故事刚刚结束,刘长城又以案说理,通过大学生给母亲洗脚的真实故事,引导广大学生明理懂德,教育他们无论身在何方、立足何处,都应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希望大家通过聆听于瀚洋的故事,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珍惜大学美好时光,同时,要学会感恩,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

  “听了于瀚洋老师的经历,我意识到我们具有更好的学习环境、更优越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展示平台,今后更应该脚踏实地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不断充实发展自己,为新时代的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电商学院大一学生焦丽菲说。

  思政课教师曲海燕认为,通过聆听于瀚洋和刘长城生动真实的案例故事,让学生们真正体会到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的意义所在。“作为一名思政课老师,我会在以后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感情培养,注意案例教学,以情感人,用感情和爱搭起相互沟通的桥梁,让学生爱上思政课,积极主动地向励志青年和道德模范学习,争做有志青年。”

  “被威海职业学院聘为思政教授我非常激动,也深感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今天把于瀚洋这位励志青年、‘残疾人作家’带到现场为大家分享他的故事,就是让学生们在他身上汲取励志正能量,传承正能量,将来成为一名有道德、有技术、有能力的新时代励志青年,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刘长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