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威海社会

田瑞夫:我的妈妈是“乳娘”

2023-12-11 编辑: 徐栋波

  在抗日战争最艰难时期,胶东乳娘用自己的母乳哺育革命后代,视乳儿为己出,保乳儿胜亲生,她们用超越血脉亲情的大爱,诠释了母爱乳山的红色气质。

  在位于乳山市田家村的胶东育儿所旧址,一位乳娘的儿子被村书记请到了记者面前。他叫田瑞夫,生于1949年。他操着浓浓的胶东口音,讲起了育儿所与田家村割不开扯不断的缘分,讲述了他的母亲矫月志喂养八路军后代的故事——

  1941年11月,育儿所依托胶东医院在荣成县岳家村筹备成立。1942年4月,育儿所秘密迁移到了牟海县环境隐蔽、群众基础好的东凤凰崖村。同年7月,随着孩子的逐渐增多,胶东育儿所又转移至交通相对便利的田家村。

  育儿所对乳娘的选择条件非常高,因为照顾孩子不但要吃苦受累,而且要对外保密,承担很大的风险。特别是当敌人要“扫荡”时,乳母还要带着孩子一起反“扫荡”,可以想见危险之大。

  田家村乳娘矫月志抱养的孩子小名叫生儿。生儿刚到她手中时,面黄肌瘦,老爱哭闹,喂养一段时间后,丝毫不见起色。矫月志内心十分内疚:“人家爹娘为咱打鬼子,咱连个孩子都看不好,这说不过去啊!”

  矫月志抱着生儿来到村里的胶东育儿所医务组。医生经过诊断后说:“大姐,这是严重贫血,太危险了,需要马上输血!”矫月志听后放下了心,马上撸起衣袖把胳膊伸给大夫。这一天,矫月志为生儿输了20毫升血,生儿没有丁点儿变化,半夜还是不停地哭闹。第二天,矫月志抱着生儿继续输血,还是没有效果。第三天、第四天……20天后,生儿的脸才开始泛红,晚上也不那么闹腾了,但矫月志的脸变得煞白。大夫怕她身体吃不消,对她说:“大姐,你先养养吧,等有血源了再说。”“那得等到啥时候?再等下去,生儿会没命的!”矫月志死活不干,又接着给生儿输了20天血,生儿晚上明显不哭闹了。为了救护乳儿,矫月志不顾自身体弱,先后数十次献血,只为全力兑现照顾好乳儿的承诺。

  丈夫心疼妻子,特意借了几个鸡蛋给矫月志补补身体,她又是不肯:“给生儿吧,他不好俺也没胃口。”生儿的病好了又犯,把矫月志折腾得死去活来,输血后时常一头倒在炕上昏睡,最多一次连续躺了三四天,身体才缓过来。矫月志以命保命,无怨无悔,因为她觉得要对得起生儿的父母,更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来源:《雷锋》杂志第1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