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新闻网讯 12月14日,记者从市人大常委会获悉,近年来,围绕精致城市建设,我市坚持立法先行,建立起“法规—规划—标准”体系,让每项工作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目前,我市共制定、修改细分领域地方性法规16部,配套28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从5个方面提出50个评价指标、编制20多部技术导则。
依据《威海市精致城市建设条例》(以下简称《建设条例》)第八条,威海市精致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威海市城市更新规划》。在此基础上,长峰农贸市场更新改造(长峰邻里)项目正式启动,往日的大棚市场一改变成宽敞明亮、分区合理的“明星市场”。
“搬进来以后,再也不用给蔬菜盖好几层被子防止冻坏了,而且环境好了,来逛的人也多了。”长峰农贸市场一蔬菜摊摊主董书华坦言,比起之前挨冻还不安全的环境,现在的市场简直是“梦想中的地方”。
“我们不仅对长峰邻里进行改造升级,配套社区食堂及各类便民摊点,还将原市场的158个摊位搬迁至长峰邻里一楼。同时,停车位也由225个增至525个。”经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建设条例》和《威海市城市更新规划》相关内容,对商圈内全部建筑加挂外立面,提升了商圈环境品质。此外,他们还对长峰河进行了亲水改造和棚盖河段生态恢复,昔日城市“伤疤”变为城市“亮点”。
《建设条例》里提到,全面推行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经区万象城小区便在该规定的指引下创新推出独具特色的垃圾分类工作方法。“我们按照老年人、儿童和中青年分类,根据每个年龄段人群的不同特点去做指引。比如,针对儿童开设‘绿色精灵’志愿项目,引导孩子们在寒暑假期间监督垃圾分类是否做到位,再由此带动家长、家庭乃至社会。”万象城社区党委副书记王文玉表示,该小区还实行了撤桶并点并设立智能垃圾分类箱,通过“绿色账户”兑换积分的方式,引导居民做好垃圾分类。
今年年初,全市首个综合性城市驿站——幸福海·上海路驿站正式开放并投入使用,这也是精致城市建设理念的一次生动实践。“驿站里配备了直饮水、冰箱等设施,配套建设了智慧化公厕,解决了户外工作者日常工作中饮水难、休息难、如厕难等问题,同时也为市民参与精致城市建设和城市治理提供了活动阵地。”经区住建局副局长宋敏表示,《建设条例》里提到“绿道应当合理配套建设服务驿站,并保持开放状态”,这为幸福海驿站建设提供了纲领性指引和导向。在此基础上,今年,经区还新建改建了盘鼎路驿站、五渚河驿站、世纪大厦驿站、九龙湾驿站。
作为精致城市建设的组成部分,红色物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法治的引领。“法治对我们的引领作用很强。比如物业服务中常见的停车管理,是在《威海市停车管理和服务条例》出台后才明确小区内停车归我们管辖,小区外停车则归属公安与城管部门管辖,责任的明确有助于我们工作的推进。”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我市不少空地“长”出了颇受市民欢迎的公园或小游园,鲸园文体公园便是其中之一。“《建设条例》提到‘合理规划各类公园’,加上小游园建设管理导则的出台,让我们对公园和小游园的建设工作有了更全面的把控。”市城市管理综合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以鲸园文体公园为例说,在法治引领下,他们将这里设置成了宪法主题公园,并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了家长等待区,丰富了儿童娱乐设施,受到市民和师生一致好评。
我市立法和法治手段的运用,保证了精致城市建设方向的始终正确。“我们将积极推进‘小快灵’‘小切口’立法,不断提升地方立法广度精度深度,以务实管用之法护航‘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曲黎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