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登区

文登区慈善工作获评省级优秀案例

2024-01-10 编辑: 威海新闻网·Hi威海新闻客户端
  近日,山东省民政厅印发《关于2023年全省民政政策理论研究成果和民政工作创新案例评选情况的通报》,《文登区打造“全链条”慈善事业发展新模式》创新案例榜上有名。

  完善“体系链” 打出慈善“组合拳”

  文登区制定文登区慈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配套5种日常管理制度,文登区分管副区长担任联席会议召集人,联席会议由25个部门组成,每部门设置1名联络员,定期提报联席会议议题和信息。文登区积极搭建慈善工作体系,打造区、镇(街道)、村(社区)、慈善组织四级慈善服务平台,构筑慈善事业发展网络。建设1处区级、14处镇级慈善服务站和129个社区(村)慈善工作室,综合开展“慈善+社工+志愿”服务活动(项目)。积极培育慈善主体,登记认定慈善组织12家,占全市的33%。培育发展资金筹集型慈善组织4个,原始资金达到1.47亿元。发展服务型慈善组织5个,融合开展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类活动。

  创新“募集链” 畅通善源“大动脉”

  文登区在慈善公园、慈善文化长廊及婚姻登记处等人流密集的服务平台设置慈善捐款二维码,公示文登区慈善总会银行账号,开放微信捐款渠道,倡导手机扫码捐款参与慈善捐款。同时引导慈善组织联动网络多元慈善资源,做大做强公益项目。目前,已通过网络成功联接各类公益项目6个。2022年来,文登区通过慈善月和日常捐赠方式募集善款690万元,冠名专项基金14支,定向开展了“老年幸福餐桌”等18个慈善项目。文登区还充分挖掘利用社区慈善资源,在文登区慈善总会设置“社区·益基金”47支,累计善款70万元。

  强化“监管链” 创造慈善“生命线”

  文登区通过启动线上线下捐助模式、设置“慈善+项目”基金等,促进手机App指尖慈善,做大慈善“蛋糕”,已利用慈善资金开展公益项目47个,修缮红色教育基地12处,服务群众1.45万人次。文登区联合区社会信用中心,将慈善捐赠、志愿服务纳入社会信用守信联合奖励制度范围,以信用加分和物质奖励褒扬善行义举。每年联合审计、业务主管部门,按照不低于5%比例对慈善组织进行抽查,确保慈善行为规范,规范慈善服务管理。文登区还强化慈善信息公示,实施慈善“阳光工程”,将文登区善款募集额度、善款使用情况、项目服务效应等信息,以公众号、手机短信等形式进行社会广泛公示,向爱心企业、人士反馈善款收支情况。(来源:文登发布)
  总编辑:殷洪军
  值班总编:张军涛
  复审:颜燕军
  编辑: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