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民生

推动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齐头并进——大抓经济干起来③

2024-01-10 编辑: 宋倩

      

      做好今年经济工作,要处理好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关系。经过多年发展,威海已成为全国重要的轮胎、地毯、渔具、医用耗材、打印设备、碳纤维等产品的生产基地,培育出了八大产业集群和十条优势产业链。按照市委十六届五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我市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不断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现代化水平,塑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新年第一周,威达集团的生产车间内开启了一项新任务——钻夹头自动加工自动检测生产线批量改造项目开始实施,原本需要人工手动进行的加工测量将被自动化所取代。

      以制造加工为主的传统产业,在我市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纺织服装、轮胎制造、机电装备等传统产业都取得了行业优势地位。新的发展起点上,怎样为这些传统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全市各大企业成为第一批行动者。

      “改造后,生产效率提升300%,产品合格率也有明显提升。年底前,我们每个车间都将至少完成一条生产线的改造。”威达集团技术总监王洪涛介绍。

      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不是简单的“非此即彼”。推动数字赋能传统产业升级,我市已培育出41家智能化改造服务商,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普惠性“赋智”服务,实现“新老产业”的跨界融合。

      通过大屏幕,车间生产情况一目了然,方便企业及时调整……在奥文电机,山东阿凡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为其制作的数字化车间项目已经投入使用。“目前,我们已为100多家企业提供了智慧工厂落地方案。”山东阿凡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晓刚说。

      着力推进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加快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将依托蓝海工业互联网国家级“双跨”平台的支撑作用,加快医疗器械、服装、钓具等领域行业级平台建设,发挥海洋食品、创意服装2个产业大脑试点和房车等4个省级数字经济总部引领作用,带动中小微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打造15个国家级、省级工业互联网示范标杆。

      在传统企业不断转型的同时,我市还培育出一批新兴产业。生物医药、高性能复合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3个产业集群已入选全省战略新兴产业集群名单。如何让这些新兴产业持续焕发新动能?

      1月2日,市市场监管局医疗器械监管科科长李琳赶赴济南,向上级争取医疗器械审检联动联系点。“医药医疗器械企业发展过程中,审核、检验这两项工作最重要,但也最需要时间和技术成本。联系点启用后,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产业园内就有了不走的‘接线员’,企业可直接与全国、全省专家沟通交流,帮助企业‘就近’解疑释惑。”李琳说。

      统计数字显示,目前全市医药医疗器械企业总数达195家,其中2023年新增规上企业19家,总数达到61家。扎实推进医药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我市将举办第二届中国(威海)医疗器械创新发展大会,探索搭建省、市、区、园区四级联动平台,通过对全市医药医疗器械重点企业和创新产品实行“一对一”服务,为企业发展“搭台铺路”。

      除了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产业外,我市还有一批正在崛起的前瞻性新兴产业。新能源便是其中之一。2023年,我市将新能源列为第八大产业集群,同年11月,核能产业入选省级未来产业集群。聚焦绿色低碳发展,我市正在以新赛道塑造发展新优势。

      38家企业和政府部门“面对面”,近两个周内,市能源事业发展中心连续组织了两场对接会,收集企业供货需求,讨论产业发展思路,对全市核能产业进行了一场高水准的“摸底调查”。

      深入推进能源革命,着力在新能源产业项目上谋篇布局,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张宗浩表示,今年,将加快国和一号、华能石岛湾核电扩建一期等工程建设,争取华能核电总部落地威海。同时,建立新能源项目及产业链资源库,推动乳山海上风电建设、半岛北海上风电、文登海上光伏等前期工作开展,争取4处场址纳入国家抽水蓄能规划重点实施项目库,实现“核风光储”产业齐头并进。(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匙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