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丽,女,1969年9月生,山东乳山人,乳山市大拇指青少年公益活动中心主任。
成立组织 让公益帮扶接地气
姜丽帮扶的第一个对象是一名高中辍学的孩子,孩子的父亲脑出血瘫痪在床,母亲在家中照顾,家中没有经济来源。为了减轻家庭负担,懂事的孩子辍学打工补贴家用。姜丽来探望的时候,干净整洁的家庭环境、父母的乐观、以及孩子眼底的坚韧不服输都深深打动了她,这之后,姜丽开始和朋友一起资助他学习,直到大学毕业。
这次公益活动后,姜丽深深地意识到,社会上还有很多人需要帮助。起初,她只是跟别人一起做公益活动,在深入了解许多需要帮助的人群后,姜丽深刻意识到仅靠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做公益不是简单地做活动,而是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能给予对方需要的帮助。
2014年,姜丽带领就读高中的儿子和11名同学带着捐赠的书籍来到了临沂一所偏僻的学校。泥泞难行的路、简陋的教室,都深深震惊了12个孩子。“回来之后,那些孩子就和我说希望能多组织类似的活动,让他们有机会多帮助别人。这让我深刻意识到,一次公益服务会对孩子的成长带来的影响,也让我决心成立一个公益组织。”
2014年3月,姜丽组织成立了大拇指学团,2016年4月,学团更名为乳山市大拇指青少年公益活动中心,成为山东省首支注册的未成年人志愿服务组织。
矢志不渝 倾心竭力做公益
在姜丽的带领下,大拇指青少年公益活动中心的影响力逐渐扩大。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个大家庭中,成为了志愿者。他们来自不同的背景,但都怀揣着一颗热心公益的心。
大拇指青少年公益活动中心的项目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但不限于教育援助、医疗救助、环境保护等。他们为贫困家庭的孩子们提供教育资源,为病患提供医疗援助,为环境保护贡献力量。每一个项目都凝聚着她和志愿者们的心血和努力。扶贫帮困、救济孤残、关爱弱小......
组织各种活动时,姜丽十分注重孩子们的参与度,每次活动的选题、策划、执行内容,都由参与的孩子们自行决定商议、拟定计划,最后再由他们这些家长审阅评价,确认是否有可行性。在她的指引下,大拇指青公中心的孩子们迈入大学校门,纷纷成长为校园志愿服务骨干力量,她俨然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校外辅导员。
然而,公益之路并不平坦。有人认为这些只是形式主义、作秀而已,她有时候也怀疑,自己还有坚持下去的必要的吗?每到这时候,姜丽的丈夫就会安慰她,“要么不做,做就不要在乎别人的看法,没有什么事会是一帆风顺。”就这样,在家人的鼓励下,姜丽的公益事业一路坚持下来。如今,大拇指青少年公益活动中心已经成为了一个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公益组织,为无数人提供了帮助和支持。
热心公益 将爱与温暖传递
自从发起并成立公益组织以后,姜丽更忙了。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她利用周末、节假日组织公益活动,家务事和儿子的成长教育更多地落到了丈夫的身上。面对爱人的奔波忙碌,丈夫不仅理解和支持,还成为了她公益事业上的得力助手。“她的确很辛苦,但是一提到谁有困难,谁需要帮助,不管有多累,她都会充满力量,充满激情。我很遗憾不能每一次都参加周末的公益活动。”尽管如此,只要有空,他就主动帮着收集整理捐赠的物资,联系活动地点时间......
为了多抽时间陪伴孩子,又不耽误公益事业,姜丽就和儿子一起做公益。“父母以身作则,这是最好的教育。我们每次活动,都会要求至少有一名家长陪同,不仅仅是让他们参与进来,更重要的是能增进他们与孩子的交流,既增进了双方感情,又培养了孩子行善之心。”她不仅关注志愿服务活动,还重视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经常邀请走进大学的孩子家长交流家教经验,也邀请有关专家来中心进行教育改革解读讲座和家庭教育指导,及时解决了志愿者家长们的后顾之忧。
“善小”常为,“爱心”永驻。姜丽和团队成员们的爱心足迹踏遍乳山市各个乡镇,困难家庭、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障人士家庭等地方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帮过的人也数不胜数。她的爱心和奉献精神,激励着更多的人加入到公益事业中来。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一个人的力量虽然有限,但只要心怀爱心和信念,就能够为他人带来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