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威海社会

威海市构建递进式气象灾害预警服务

2024-03-27 编辑: 宋倩

      威海新闻网讯(记者 周颖 通讯员 于毅 冯妍)昨日,记者从市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稳妥做好气象灾害的处置应对,按照中国气象局相关规定,威海市气象局自2024年1月1日起开展市级气象灾害预警和县级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工作,积极构建递进式气象灾害预警服务。

      市气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威海市气象台不再发布全市范围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改为发布全市范围气象灾害预警。同时,由于中心城区(包括环翠区、经开区、高区、临港区)未设县级气象机构,所以目前中心城区县级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由威海市气象台代发。

      气象灾害预警现有13类,包括台风、暴雨、暴雪、寒潮、强对流、大风、大雾、高温、低温、道路结冰、沙尘暴、干旱、霜冻等。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现有14类,包括台风、暴雨、暴雪、寒潮、雷电、冰雹、大风、大雾、高温、低温、道路结冰、沙尘暴、干旱、霜冻等。除预警中的“强对流”对应预警信号中的“雷电”“冰雹”外,其它种类两者都是一一对应。根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和紧急程度,每类预警和预警信号均为最多设置4个级别,分别以红、橙、黄、蓝四种颜色对应Ⅰ至Ⅳ级,Ⅰ级为最高级别。

      另外,气象灾害预警属于市级预警,覆盖威海市全域,预警信息精确到“区市”,如环翠区、文登区、荣成市、乳山市;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属于县级预警,覆盖区市,预警信号信息精确到“镇街”。

      对于部分气象灾害,气象灾害预警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发布标准也略有区别,个别情况下可能出现威海市预警与中心城区预警信号级别不一致的情况。例如一次暴雨过程,当市气象台预计全市30%以上气象观测站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时,就会发布暴雨橙色预警;若环翠区恰好属于降雨比较集中的区域,预计有镇街3小时降雨量达100毫米以上且其中有1小时降雨量超过50毫米,根据预警信号发布办法,市气象台将代发中心城区暴雨红色预警信号。所以,在同一次天气过程中,当预警和预警信号级别不一致时,请关注内容上的差别。(来源:威海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