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海时评

山海时评丨以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做出税务贡献

2024-04-03 编辑: 徐栋波

  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正在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税收在国家治理中具有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对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责无旁贷,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税务职能,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做出税务贡献。

  深化站位,学懂弄通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

  新质生产力的特点在于创新。“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所谓新质生产力,也就是指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在于质优。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从而使得生产力发展摆脱了传统路径,成为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先进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先进生产力。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新质生产力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具有显著的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新质生产力既给我们带来了发展机遇,也带来了改革命题。

  围绕中心,牢牢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要求。

  税务部门作为重要经济职能部门,也是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在服务和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坚决抓牢税费组织收入。既要严守组织收入纪律,坚持“有原则、有质量、有底数、有招数”,算好收入账、经济账、效应账;又要把工作重点转到抓管理、促增收上来,全力以赴挖潜增收、堵漏增收、以查促收。要坚持规范社保非税管理。

  一方面,要着力“抓共治、抓规范、抓服务”,加强与人社、医保等部门的沟通,完善社保费投诉争议联合处理机制,深化非税协同治理。另一方面,要狠抓非税收入“9+27”制度规程落实,积极融入优化税费征管流程大局,持续提升征管规范化、标准化水平。要坚定提升以税咨政水平。紧跟上级党委决策部署,调整工作重点,主动跟进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立足税收视角,运用税收语言,从经济发展、行业发展、风险防范等多个角度,及时做好收入形势和政策效应分析,积极运用数据对比分析功能,当好高质量发展的“参谋助手”。

  履职尽责,持续涵养新质生产力的内生动力。

  要持续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在抓好税费优惠政策落实的基础上,认真落实好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引导各类要素资源向实体经济、数字经济流动,更好激发企业科技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更好推动制造业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要持续深化税收征管改革。以“数电票”上线、新电子税务局上线为契机,持续推动“以票管税”向“以数治税”转变。

  要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理念,用心用情服务纳税人缴费人,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持续开展好“便民办税春风行动”,着力优化办税缴费流程,提高纳税人缴费人办税便利度。(作者:经区税务局 梁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