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新闻网讯(记者 曲黎悦)9月6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今年暑运交通运输保障工作有关情况。据悉,暑运期间,我市客运量共1239.13万人次,同比增长8.3%,其中铁路客运量占比最高,达603.21万人次,同比增长23.14%。
发布会上,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张茂伟介绍,暑运期间恰逢我市旅游旺季,学生流、旅游流等客流交织重叠。暑运开始后,全市客运量以日增8000多人的速度迅速攀升,7月13日,日客运量首次突破20万人次大关,并持续高位运行。暑运期间,全市日均客运量近2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8.3%。
暑运期间,我市高铁客运量达556.69万人次,日均近9万人次,占总体客运量的45%。
水路客运保持了去年火热态势,8月份水路客运量(主要为市内航线)达到300万人次,创单月客运量新高,实现稳步增长。国际、省际海上运输方面,威海港国际客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奔介绍,暑运期间,海上运输客流主要以学生流和旅游流为主,特别是进入8月以来,日均达6500余人次。
威海机场在暑运期间迎来历史新高,共起降航班5251架次,运输旅客66.1万人次。其中8月运输旅客吞吐量34.7万人次,创单月客流量历史新高。山东省机场管理集团威海国际机场有限公司党群工作部部长薛利介绍,暑运期间,威海机场共有14家航空公司执行36条客货运航线,通航点达36个,并针对北京、上海、西安等热点城市航班进行调大机型,共计加班858架次,增加座位13.6万个。
面对暑运大客流,我市交通运输各部门、各单位多措并举强化运输服务保障:组织各运输企业提前落实好暑运运营计划和运力储备,全市共投放道路客运车辆906辆,公交车2194辆,巡游出租车2490辆,网约车7123辆;投入各类客(滚)运输船舶70艘、1.7万客位、542车位、1628箱位;地方铁路、城际铁路动态调整班次、增开列车,威海站单日最高发送旅客列车125列(调整及新增14列),直达直辖市、省会城市数量达到17个。
为满足旅客高品质出行,暑运期间,我市提前加密至网红打卡地的常规旅游公交线路,开通雨润城—小石岛浪漫打卡线,增投8辆双层旅游观光巴士及6辆“公交云巴”,推出2条“夜游威海”定制专线;延长城际四号线运营范围,增投运输车辆8辆,日运行19班次。同时,全面贯通小石岛—刘公岛—鸡鸣岛—海驴岛航线。暑运期间,市区共计运行旅游定制公交线路7条,日均服务游客5000余人次;全市海上旅游航线共计20条,日均服务游客7.21万余人次。
改善群众出行体验,也是我市暑运期间的重点工作之一。威海交通场站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于国宾表示,暑运期间,公司加快推进威海站、威海北站一体化改造提升工程,推动综合枢纽站提档升级,完成铁路候车大厅扩建、换乘区域提升改造、网约车换乘区搬迁;精心打造网约车专区,有效缓解两站停车场每天1.1万辆次网约车进出压力;在威海站、威海北站储备4部应急运输车辆,将列车到站前10分钟呼车调整为20分钟,保障到站旅客30分钟内有序离站。同时,依托客运中心“六站三队一基地”志愿服务载体,打造“爱聚场站·畅享山海”志愿服务项目,吸引驻威高校、街道社区及社会服务团体志愿者1600余人到站开展志愿服务。
出租客运方面,我市组织开展“文明出行”创建、争创“最美驾驶员”活动;民航方面,威海机场推出“无成人陪伴儿童”“老年旅客”等特色服务。志愿服务方面,组织在威海站、威海北站、旅游码头等客运枢纽开展“千里山海+WEI你而来”文明旅游主题志愿服务活动。
我市交通运输各部门针对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关键环节,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共检查交通运输企业195家,完成驻点巡查29次,检查企业47家,利用省、市动态监管平台抽查“两客一危”车辆1419辆次。(来源:威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