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威海要闻

世界城市日丨带你深入了解“上海指数”

2024-10-05 编辑: 孙美玲
  2023年,威海精致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数被纳入“上海指数”创新主题指数研究序列。那么,“上海指数”究竟是什么呢?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吧!
 
  上海指数简介
  上海指数全称为全球城市监测框架——上海应用指数,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以下简称联合国人居署)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研发的用以评估各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国际指数。上海指数以联合国人居署全球城市监测框架(UMF)为指导,包括综合指数和主题性指数,是监测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新城市议程》的重要工具。上海指数总体工作由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牵头,会同同济大学、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中外研究团队共同开展。
 
  上海指数设立背景
  联合国193个会员国在2015年9月举行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上统一通过了《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纲领性国际文件,提出了17个大目标,为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事业明确了方向。自2015年以来,各国都在为实现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而努力。2016年联合国第三次住房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大会正式审议通过了《新城市议程》,强调城市在落实SDGs的重要性。自此,城市成为实现SDGs的重要载体。然而,SDGs各项宏大的目标、任务和指标难以直接适用于城市,需要对其进行适应性调整,构建一套适用于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具有权威性、客观性和科学性的指标体系。正是以上背景和相关问题的系统性思考与分析,在联合国人居署与中方的共同倡议与指导下,上海组织包括同济大学指数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等国内外多个研究团队研究设立了上海指数。
 
  上海指数综合指标遴选标准和机制
  指标遴选共有五大标准。
  一是权威性
  在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参考其他国际权威机构的相关指标体系,例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文化指标,世界卫生组织医疗健康指标,世界银行经济投资指标等。
  二是客观性
  主要体现在指数对城市发展重点领域的客观呈现,例如在经济、社会、环境等不同领域用于支撑指数的关键性指标的数据,来源于官方统计的公开数据,并副之以问卷调查。
  三是科学性
  指数研究工作召集了国内外专家,为指数理论体系、指标界定、指数实现路径等提供必要的学理依据。
  四是可操作性
  数据的可获取性和指标的指导性是指标遴选的重点。
  五是时新性
  上海指数综合指标并不以一成不变,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各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和差异化,指标将每年动态调整。
 
  在指标遴选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了构建其遴选机制。一方面,根据不同关注点的权重配比来评估指标的代表性和解释性,最后从高到低依次进行筛选;另一方面,会同国际专家对遴选出的指标进行多次论证,寻找最大公约数,确定指标体系。在这一过程中,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1.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任务及指标的相关性
  2.新城市议程(NUA)主要目标及任务的相关性
  3.全球城市监测框架(GUMF)主要目标及任务的相关性
  4.其它相关主流国际机构(权威部门)指数(指标)的参考价值
  5.城市所在国家(地区)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关联性
  6.“以人为本”(人民城市)内涵的关联性
  7.“五位一体”各维度协同发展的代表性
  8.国际城市间指标含义及边界的一致性
  9.指标数据的获取难易程度
  10.指标模型适应性调整的难易程度
 
  上海指数的全球及中国试点进展如何?
  20个全球试点城市分别是:中国香港、上海和北京,新加坡,日本东京,韩国首尔,马来西亚槟城,澳大利亚悉尼,阿联酋迪拜,科威特城,美国纽约,加拿大多伦多,墨西哥城,玻利维亚拉巴斯,肯尼亚蒙巴萨,土耳其伊兹米尔,俄罗斯莫斯科,德国柏林,英国伦敦,法国巴黎。中国试点城市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和长江中游等5个城市群近100个城市。通过这些城市的试点应用研究,不断优化指标和方法,包括数据的收集和积累,为未来更大范围和更大规模的城市应用积累宝贵经验。(来源:世界城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