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风采

宋海霞:电网上的女“外科医生”

2024-10-08 编辑: 威海新闻网·Hi威海新闻客户端
  Hi威海客户端讯 10月2日下午4时,当大多数人还沉浸在国庆假期的欢乐氛围中时,国网威海供电公司带电作业中心不停电作业技术管理宋海霞提前来到单位,为第二天的值班做准备工作。
  宋海霞认真查看,并在笔记本上梳理第二天的工作任务和安全注意事项。宋海霞所在的带电作业中心,担负着市区两千多公里配网线路的带电作业与消缺任务。城市璀璨的华灯背后,是像她这样扎根一线的工作人员的坚守。
  2014年,山东大学研究生毕业的宋海霞进入国网威海供电公司后,跳出舒适区,主动接手这份艰苦且高风险的工作。在这个以男性为主的领域中,宋海霞的到来引起了不小的波澜。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维修线路的师傅都是身强力壮的男性,而带电班更是从未有过女员工。然而,宋海霞的出现打破了这个传统认知。
  “研究生、女孩子、娇小”是班组男同事们对宋海霞的第一印象。在这个以男性为主的带电作业班组中,宋海霞的存在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大家都觉得她可能就是来熟悉一下业务后,就回去“坐办公室”了。因为,带电作业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功底,更要有超乎常人的心理素质和胆量。这项工作需要在1万伏高压的带电区域长时间开展工作,每次作业时都需穿上近5公斤重的防护服,对人员的心理、体力、耐力要求极高,对作业规范性要求极其严格,稍有不慎,就会发生危险,后果不堪设想。在这个领域里,连男性都觉得吃力,何况是女孩子。
  当时,身为带电作业班的唯一女性,宋海霞虽然受到身边男同事的关照,然而她却从来不把性别当差别,事事抢在前面。作为我市首位取得配电带电作业资质的女员工,宋海霞卡接火、消缺、立杆样样行。
  在万伏高压线上进行作业,难度超乎想象,每一个操作步骤都充满挑战。戴着三层绝缘手套,拧几毫米的螺母都十分困难,有些螺母还需加装垫片,一旦失手掉落,后果不堪设想。面对这些困难,宋海霞没有退缩,她凭着敢打敢拼的工作作风和精益求精的专业技能,在参加工作的第四年,便当上了带电作业中心二班班长,成为全省首个带电作业女班长。
  有人算了这样一笔账:自2019年担任带电班班长以来,宋海霞已进行现场作业3000余次,减少停电114900时户,相当于让10000户居民少停电11.5小时。
  作为一名常年在高压设备上进行测试检修的电力“外科医生”,宋海霞深知其中的危险,也深知每个操作步骤的艰辛不易。由于长期身处一线,她敏锐察觉到绝缘防护用具存在安全隐患,如果被击穿后失去保护作用,不能及时发现、更换,会对带电作业人员造成很大安全隐患。为解决这个问题,宋海霞和同事们组成带电作业创新团队,翻阅电气设备试验原理相关书籍、向高压试验班人员学习电极设计方法。半年后,他们研制了8套绝缘工器具电气试验平台,通过平台直观显示被试绝缘工器具的耐压状况,消除了常用装备的安全隐患。
  不仅如此,身为党员的宋海霞和带电作业创新团队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研制的高压带电断接引线装置,将带电卡接火安全系数提高了40%;研制的带电作业使用的绝缘横担,将带电更换横担及绝缘子等作业效率提高了50%,年均减少经济损失40万元。这两项发明分别荣获山东省电力职工技术成果一等奖和三等奖。截至目前,宋海霞的研究成果累计获得国家专利20项,其所在团队累计获得创新成果78项。
  在宋海霞的办公桌上,有一本厚厚的威海10千伏线路平面设计图,翻开后,里面的线路图上满是用铅笔做的笔记。这本书是宋海霞执行带电作业任务时必不可少的工具,哪条线路上有林场、养殖户,哪条线路是重要的生产线,她都一清二楚,“一旦停电,对他们来说损失很大。国庆期间,大家都在放假,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这个特殊时期安全弦更要绷紧,想尽一切办法保障用电。”宋海霞说。(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刘义岚)
  总编辑:殷洪军
  值班总编:张军涛
  复审:刘思冰
  编辑:刘晓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