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假睫毛手工制作培训在环翠区鲸园街道东山社区举办,很多居民接受培训后加入到生产行列,其中多数是“宝妈”。“假睫毛手工制作的工作时间和地点灵活,不需大的投入,特别适合‘宝妈’们。”东山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王艳玲表示。
“宝妈”梁雪青是手工坊的钩织老师。几年前,她辞职在家照顾孩子。社区开办公益课堂后,擅长手工的梁雪青便当上了钩织老师。
2024年,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山东省妇女联合会联合下发《关于推行“妈妈岗”就业模式的通知》,促进育儿妇女就业。在环翠区,“妈妈岗”就业模式为“妈妈们”提供了兼顾家庭与工作的新机会。
岗位送到“家门口”
一根钩针,一团毛线,在手指间绕啊绕,一个胖乎乎的草莓熊逐渐成型;圆鼓鼓、豆绿色的钥匙包上,“盛开”着黄色的向日葵……日前,在嵩山街道和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手工坊,“织女”们飞针走线,钩织出一个个时尚精巧的手提包、耳机包、小挂件等。


“宝妈”梁雪青是手工坊的钩织老师。几年前,她辞职在家照顾孩子。社区开办公益课堂后,擅长手工的梁雪青便当上了钩织老师。
和园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毕卫卫介绍,在社区的大力支持下,钩织品不仅在社区热销,还吸引不少客户线上下单。
嵩山街道还与多家企业沟通,联系来料加工业务。通过企业发包业务、社区承揽调度、居民按需生产,形成社区“微工厂”,为“妈妈们”打造就业、顾家两不误的工作岗位。
除此之外,嵩山街道按照“专业服务+技能培训+促进就业”的合作模式,推进家政服务进社区,吸纳全职妈妈等人员参加母婴护理、收纳整理、家政服务等技能培训,实现就业增收。
就业找到新阵地
“欢迎进入直播间的朋友们,直播开始喽!”走进位于海港大厦的爆品网红基地直播间,主播正在热情地跟网友打招呼。直播设备、补光灯、配套桌椅等一应俱全,这个直播基地已成为“妈妈们”创业就业的新阵地。
“培训是免费的,接受培训的大部分是辖区的‘宝妈’。”鲸园街道鲸园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徐琳琳介绍,社区链接公益组织威海星硕志愿服务中心,开展电商理论、直播运营、主播技巧等培训,助力全职妈妈们开启“直播事业”、变身“带货达人”,成为签约主播。
环翠区积极挖掘电商运营、直播带货、文创策划等自主性高、方式灵活的“新业态妈妈岗”。前不久,环翠区妇联举办电商技能提升培训班,邀请资深从业者从抖音起号、设备搭建、软件操作等基础入手,引导学员掌握直播、短视频技术。
目前,环翠区妇联已连续4年举办电商培训班,培育了一批懂网络、会直播、能创业的女性人才,进一步提升了“妈妈们”的自主创新创业能力。
“全职妈妈”成功创业
在嵩山街道蔚海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创业角”,有一家手工文创小店——蔓柠礼品工作室,专注于销售各类私人定制的小众手作礼品。“我是一名全职妈妈,之前自己在家里做手工,通过线上平台销售。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网格群里社区招募运营合伙人,我就进驻了。”文创店主任女士说。
蔚海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王群介绍,依托自身特点和现有资源,社区出场地,以“公益+低偿+市场”的方式,招募运营合伙人,参与社区运营,创造更多“家门口”的就业岗位和创业空间。
在鲸园街道北门外社区,也有一位创业成功的全职妈妈王香兰。北门外社区开展居民就业创业扶持项目,调动居民就业创业积极性。王香兰受到启发和鼓舞,决定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在街区开一家理发店。
随着街区发展,理发店的生意也越来越好。但无论多忙,王香兰每个月都会参与社区的爱心义剪活动,还为腿脚不便的老人提供免费上门服务,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双赢。(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曲黎悦 通讯员 林慧芹)
签审:张军涛
复审:孙美玲
编辑:刘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