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风采

创新、转型、新质生产力!威海这场交流会干货满满

2025-03-20 编辑: 威海新闻网·Hi威海城市客户端
  “专精特新企业应聚焦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新颖化发展,通过创新驱动实现高质量增长……”3月18日下午,在“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交流会现场,山东大学商学院教授蒋守芬围绕企业管理与战略,为专精特新企业带来了一次主题演讲,不少观点引发在场企业家的共鸣。
  这场交流会由山东大学商学院和威海市专精特新企业加速中心共同举办,近50家企业的代表、山东大学商学院教师、工信部门工作人员齐聚一堂,围绕企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展开深入交流和探讨,现场发布《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研究报告》,并通过政策解读、申报指导、企业发展主题演讲、企业案例分享等环节,带来满满“干货”,帮企业解疑答惑。
  “创新”“转型”“新质生产力”是这次交流会的三个关键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工作人员详细解读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三类企业的认定标准、评价指标等内容。在企业案例分享环节,山东华素制药有限公司和威海联桥新材料科技股份有公司企业代表分别登台,结合实践分享创新转型、产品开发等经验。
  “专家在推进数字化方面给了我们好几条建议,很受启发。”参加交流会后,威海联桥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晓妹说,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要从解决实际痛点和问题入手,稳步推进。联桥新材今年将继续聚焦耐热聚乙烯及医用腹膜透析光带膜材料的研发,拓宽产品应用场景,扩大国际市场布局,提升企业整体效益。
  “政策解读和专家讲解让我们更加明确了企业的战略方向。”山东威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项目主管张雅楠介绍,公司未来将聚焦工艺优化、材料创新等细分领域,持续挖掘新能源车配套等垂直场景应用,并计划设立动态研发基金池,推行“预研—孵化—量产”三阶段管理模式,缩短技术商业化周期。
  近年来,我市依托专精特新企业加速中心,深入实施优质中小企业“挖潜强基”工程,支持推动中小企业聚焦主业、深耕专业,带动“威海制造”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培育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653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9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94家,另有创新型中小企业1007家,已构建起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梯度培育、逐次成长的良好生态。
  “我们将充分发挥专精特新企业加速中心功能作用,聚焦成果转化、资金对接、企业孵化、产业融通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推动更多优质企业加速成长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Hi威海客户端记者 王文欣)
签审:张军涛
复审:孙美玲
编辑:岳 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