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中午,又一辆满载牡蛎的货车停在美丽蚝鲜居水产科技公司的门口。这一天,近15万斤牡蛎在这里汇集,经过分拣、洗涤等粗加工后,走向全国市场。
夏季本是牡蛎“休养生息”的时候。但对于一年四季都能生长的三倍体牡蛎来说,却是“错峰上市”的好时机。为助力全市牡蛎销售抢占先机,我市充分运用金融支持政策,为经营主体注入资金“活水”。目前,我市已累计为牡蛎产业提供农业信贷担保贷款10.97亿元,为众多牡蛎养殖经营主体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产业发展,金融先行。为解决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题,近年来,我市聚焦特色产业,创新推出“西洋参贷”“果香贷”等多类型农业信贷担保服务模式,推动农业担保贷款向重点农产品进一步倾斜。
对于海洋产业,创新推出“耕海贷”产品,对涉海主体的支持更具针对性。“针对海水养殖、海产品加工和购销,我们出台专门担保服务方案,依据产业特点进行额度测算,满足经营主体资金需求。”山东农担威海中心工作人员介绍。
对美丽蚝鲜居水产科技公司来说,“耕海贷”的发放及时满足了企业发展需求。“经过测算,我们成功拿到了一笔300万元的担保贷款,有效满足了企业各方面经营需要。”企业法人于美丽表示。
撬动更多资金投入乡村振兴,以金融“活水”滋润特色产业,今年以来,我市还面向苹果、西洋参、无花果等产业,组织金融机构对相关涉农主体开展精准走访对接,全面摸排特色产业情况和企业融资需求,探索打造“一镇一业”的“定制化”贷款服务模式。
以牡蛎产业为例,今年,农担中心乳山市办事处还对乳山牡蛎产业园区内30余家牡蛎养殖、加工企业进行逐户走访,引导有需求的养殖大户和加工企业,通过“客户直通”扫码申请畅通担保渠道,众多像于美丽这样的企业负责人切实感受到了金融扶持的力度。
“我们还将支持范围扩大到特色产业养殖、加工、销售的全链条,邀请相关经营主体召开相关产业对接会,为有需求的养殖大户高效完成业务办理,确保金融支持精准直达。”山东农担威海中心工作人员说。(匙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