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威海要闻

实干笃行开新局——市委十六届八次全会引发全市党员干部热烈反响

2025-08-11 编辑: 李静

        8月9日,市委十六届八次全会召开,总结上半年工作,安排部署下半年任务,进一步凝聚思想共识、明晰路径方法、鼓舞斗志干劲。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会议精神,一致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精神,准确把握省委“五个更加善于”工作要求,切实抓好市委十六届八次全会安排部署,通过扎扎实实的行动,取得可观可感的发展成效。

        坚定发展信心 找准攻坚方向

        上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的突破。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威海要向精致城市方向发展”为总目标总方向总遵循,全面落实“走在前、挑大梁”使命任务,全市上下全力以赴大抓经济、大抓基层、大抓落实,“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全会指出,要珍惜、维护、巩固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保持定力、坚定信心,以自身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持续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创造新业绩。

        在刚刚过去的6月,环翠区入选全省2024年度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的县(市、区)”表扬名单。该区已连续五年荣获这一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最高荣誉。在环翠区委书记于晓东看来,荣誉既是对过去工作的肯定,也是未来发展的底气所在。

        于晓东表示,环翠区将锚定“三个大抓”目标任务,聚焦工业“头号工程”,以区属国企转型为牵引,依托中节能、铝精深加工等专业园区和高端装备、新材料等优势产业,吸引更多优质项目拉长链条、聚链成群。聚焦“内涵式发展”要求,整合成立区文旅集团,加快推进卫城大院、威海剧院等城市更新项目,引进更多落地就能“火爆”的首店经济,努力打造更富特色、更具活力的中心城区。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把居民、市场主体和游客“三个满意度”提升作为目标追求,努力以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企业发展指数和游客体验指数,为“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贡献更多环翠力量。

        文登区委书记乔新跃表示,文登区将聚力高效统筹发展和安全,强作风、拼经济、稳增长,以更大力度育产业强工业、抓项目促投资,以更高视野抓创新增活力、抓改革聚动力,以更实举措促消费挖潜力、拓市场扩开放,以更优作风抓服务优环境、办实事惠民生,以更严要求化矛盾保稳定、防风险守底线,推动各项工作争先进位,确保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实现“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为开创“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新局面作出更多文登贡献。

        坚定信心向前进,重在激发向“新”提“质”的动力活力。上半年,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大抓经济”鲜明导向,着力培育现代化产业体系。半年来,规上工业企业利润率、服务业增加值、高技术产业投资等一系列指标走在全省前列,传递出经济持续向好的积极信号。

        “这份成绩单,是全市上下‘大抓经济’的生动体现,彰显了我市经济的韧性和活力。”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张宗浩说,将抢抓风口机遇,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聚焦扩大有效需求,促进服务业提档升级,推动全市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发挥好项目牵引作用,提速省市县重点项目建设,同步做好明年及“十五五”重大项目谋划,争取更多威海元素纳入国家、省规划布局。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邢海波表示,将以优化调整后的10条标志性产业链为发力点,一手抓要素集聚赋能,强化“链长”牵头服务、“链主”企业引领带动、部门深度协作,统筹推进科工一体、产才融合、工贸协同、金融助力、要素保障,努力在固链强群上取得更大成效;一手抓发展方式转型,用好智改数转、产业创新、绿色制造三大法宝,加快建设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引导区,持续培育省级制造业中试平台、制造业创新中心等高能级平台,不断塑强产业竞争新优势。

        高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梅延良说,聚焦“大抓经济”主攻方向,高区将全面推动产业提级、企业提优、项目提速,在持续推动三大主导产业突破升级的基础上,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建设低空装备产业园,加速构建全链条融合发展产业生态,不断塑强“3+N”现代化产业体系,并聚焦企业发展、项目建设、群众关注的难点堵点摸实情、解难题,形成人人抓落实、事事见实效的干事氛围,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威海最大的特点在海洋,最大的优势也在海洋。今年以来,我市乳山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入选第二批省级现代海洋特色产业集聚区,“蓝色动能”持续澎湃。

        市海洋发展局党组书记、局长姜进军表示,一方面,将围绕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力推进深远海养殖立体化开发、智能化运营、融合式发展,利用好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航天科技海洋无人装备及联合创新中心等高能级平台,积极打造和储备一批现代海洋服务业项目,持续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另一方面,将聚焦海洋高水平安全,系统构建海上安全综合治理体系,聚焦商渔船碰撞、伏休管控、涉外作业,完善海空一体化立体管控屏障,持续探求海洋发展与安全的“最优解”。

        扑下身子 担当作为抓好落实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十六届八次全会精神,关键要付诸行动、见之成效。全会提出,“要扑下身子,狠抓落实,基础性工作要抓在平时,难点工作要敢于攻坚,创新性工作要多出经验亮点,积极推动各项工作争先进位。”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制造业必须“挑大梁”。聚焦这一发展基础,临港区迎来全面起势新阶段——传统优势产业的集群效应进一步凸显、规划打造全省首个氢能科技产业园、建成国家级算力基础设施,实现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

        “按照全会的要求,我们将继续坚持向‘新’而行、向‘质’而进,推动各项工作争先进位。”临港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宫本杲表示,将持续抓好新材料、新能源及装备、数字经济等主导产业培育,超前谋划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算力芯片等未来产业布局,加快打造零碳示范园区和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等重点项目,不断厚植绿色底色、增创发展优势。

        把全会要求转化为具体行动,乳山市委书记王大治表示,将聚焦新能源领域,加快地上风电和光伏板块获批项目建设,加力扩大海上风场资源,紧盯储能蓄能和绿电消纳领域,着力推动一批大项目开工建设和落地投产,力争打造北方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高地,全力争创山东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十强县。

        作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开放”始终是威海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今年以来,依托阿拉伯国际医疗设备展、欧洲国际水产品及水产技术展、俄罗斯渔猎展、亚洲纺织成衣展等一批国际性展会,我市先后组织650余家次企业“走出去”参展,带动企业外贸订单明显增长,市场开拓更加精准。

        面对当前国际市场复杂多变的形势,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于明涛表示,市商务局将把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作为主攻方向,加力实施“高质量招商引资”计划,坚持内资外资并重、补链强链并重、存量增量并重,重塑招商引资新模式。同时,加力实施“百展千企拓市场”计划、“开放平台提质增效”计划,推动企业“组链”出海,实现贸易投资协同发展。

        同样肩负“开放属性”的综保区,正以平台拓展强根基、服务优化增动能、功能升级促融合、产业集聚提能级的坚实步伐,全力打造保税服务新载体,持续释放对外开放新活力。

        “全会的部署安排,让我们更加坚定了高质量发展路径。”综保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邓志坚表示,依托已设立的供应链资金池,综保区将为全市有需求的外贸企业提供从订单争取、代采结算到仓储物流的全流程服务,实现降本增效、创新发展。同时,进一步用好园区成熟仓储物流服务模式,狠抓平台落地、完善电商生态,争取更多跨境电商货物通过威海口岸集散,为全市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讲求“统筹兼顾”的科学方法论,是塑造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重要路径。市委十六届八次全会提出,要统筹兼顾、整体推进,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统筹好各项工作,统筹好工作力量,营造全市同向发力、齐头并进的良好氛围。

        “发展过程中,经开区将守好‘一排底线’,毫不放松抓好民生保障、安全生产、社会稳定等工作。”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清表示,今年,将加快推进西苑、韩乐坊、九龙河三大省级城市更新试点片区建设,持续实施医疗卫生、政务服务等一系列三年行动计划,精心办好民生实事和一批“微实事”,守牢守住社会稳定、安全生产等“一排底线”,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优良的作风是干事创业的重要保障,也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荣成市委副书记、代理市长刘金军表示,在以更大力度抓经济运行的同时,将以更严要求抓作风建设,扎实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认真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奋力谱写“深蓝、零碳、精致、幸福”现代化新荣成建设新篇章。(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匙亮 李文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