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民生

看一场演出,爱上一座城!威海以演出为核心打造“文商旅”融合生态

2025-08-27 编辑: 史秀英

        “我们特意从沈阳赶来,不仅为了听张信哲唱歌,也打算在威海多玩几天,看海、吃海鲜,好好体验这座城市。”8月23日晚,青春归位演唱会落地威海,游客林女士兴奋地表示。当晚,张信哲、王心凌、陈嘉桦、范逸臣等歌手齐聚威海热情献唱,吸引全国万名乐迷前来。

        今年以来,威海已接连举办多场大型演艺活动。许多游客在观看演出的同时,延伸行程,畅游威海各景点。我市同步推出景区门票折扣、住宿餐饮优惠及主题线路推荐等“跟着演出游威海”专属福利,实现“演出经济”与城市文旅消费的深度融合。

        为一场演唱会奔赴一座城

        8月23日傍晚,青春归位演唱会开幕前,威海市体育场外人头攒动。来自各地的乐迷提前到场,静候这一场视听盛宴的开启。

        夜幕降临,舞台灯光绚烂点亮,与现场欢呼声交织一片。《爱如潮水》《彩虹的微笑》《不想长大》等经典旋律接连响起,引发万人合唱。观众手中的荧光棒随节奏摇曳,闪烁如星海,也照亮了每个人心中的青春记忆。

        “这是威海近年成功举办的又一场大型商业演出,不仅丰富了市民文化体验,更有效吸引外来观众,显著提升城市形象,拉动文旅消费。”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演出经济”激发文旅消费新活力

        演唱会开幕前,现场播放的威海文旅宣传片格外吸睛。多位艺人更是主动担当城市推介官:张信哲称赞“威海是非常漂亮的城市,不虚此行”,陈嘉桦也坦言“之前来过,威海真的很美”。

        据悉,众多外地观众因演唱会专程安排了周边游行程,带动本地酒店预订量大幅上升。演出之余,大家纷纷前往刘公岛、华夏城、火炬八街等热门景点打卡。

        不仅是本场演唱会,今年以来威海已接连举办多场大型演艺活动,为文旅产业注入新动能。那香海第十三届海岛文化节贯穿整个暑期,每周观众总数逾万人,举办包括音乐嘉年华、原创音乐节、社区文化节和海鲜美食节等超百场活动,邀请“快乐男声”刘心等歌手助阵,打造沉浸式滨海夜游新场景。

        新晋热门点位至海港湾开业期间连续三天举办音乐节,戴军、于果、起飞乐队等轮番演出;2025半月湾沙滩音乐节则持续开唱十天,声浪与海浪的共鸣,成为市民游客难忘的夏日回忆。

        数据显示,演唱会消费拉动效应显著,门票与相关消费比例可达1:4.8——每1元门票收入,带动4.8元交通、餐饮、住宿和零售消费。为进一步放大演出效应,我市推出系列优惠政策:半月湾水上项目享9折,天沐温泉门票降至79元/人,多福山景区门票半价,东浦湾房车住宿立减100元等。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跟着演出游威海”攻略,公安、交通、卫健等多部门协同保障,全面展示威海的服务温度与好客情怀。

        精彩演唱会与脱口秀将接续登场

        据了解,祖籍威海的著名歌手姜育恒也将于9月20日回乡举办个人演唱会,演绎《再回首》《跟往事干杯》等时代金曲。

        因脱口秀节目走红的演员房主任,也定于9月14日在威海会议中心大剧院进行专场表演。演出开票后受到本地及外地观众热烈欢迎。

        接下来的三个月,威海会议中心大剧院还将上演杨丽萍导演舞剧《春之祭》、话剧《茶馆》等高水准演出,通过精品内容持续深耕“演艺经济”,助推文旅消费升温。

        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演艺活动的价值远不止于票房,更体现在对整座城市消费链的全面拉动——从交通、住宿到餐饮、购物,正成为城市形象展示和文旅引流的关键窗口。我市将继续深化“演艺+文旅”融合,开发衍生产品,优化配套服务,推出主题旅游线路,让观众在享受演出之余深入感受城市文化,将短期热度转化为持久“留量”。

        ■记者手记

        “曲终”何以能“人不散”

        “演出结束,我和朋友不会马上离开,还要去刘公岛看一看,再去火炬八街打卡。”在青春归位演唱会现场,热烈的音符还在空气中跃动,一位来自青岛的游客刘先生已经做好了接下来的计划。

        演唱会上,不止音乐在发声。张信哲拿起话筒,不忘向全场观众温柔推介:“希望大家好好享受威海的美丽风光。”陈嘉桦则在演出开始前,以直播的方式热情介绍威海美食:“海肠捞饭很好吃,我一直狂吃。”“来到威海,就要吃鲅鱼饺子。”“你看这个鲅鱼饺子的大小,跟我的脸快有一样大了,好漂亮。”他们不仅是舞台上的表演者,更成为这座城市热情的“推介官”。

        如何让一场演唱会沉淀为城市消费的持续动力?为此,我市正积极构筑以演出为核心的“文商旅”融合生态,推出“跟着演出游威海”系列专属福利:景区门票优惠、住宿餐饮折扣、主题线路推荐等。

        让观众在享受演出之余,读懂城市的独特魅力,是将文化热情转化为城市发展动力的核心。如此,一时的“流量”才能变为可持续的“留量”,演唱会经济才能“唱”得更响、走得更远,真正实现“曲终人不散”的长远效应。(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沈道远)